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常州士人与《红楼梦》(上)

时间:2013-03-03 10:24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常州是个千载读书地,读书地必多读书人

       常州是个千载读书地,读书地必多读书人。读书人,旧时有做官与未能做官两种。原来把做官人称作“士人”,后来因为那人读了书,虽未能做官,却不知什么时候一不小心“范进中举”了,所以就客气一点,把读书人都泛称为“士人”了。

  说“常州士人与《红楼梦》”,其实只说三个人。一个无名无姓,一个叫陶洙,一个叫董康。没有办法把三个人都放到文章题目上,且三人成众,所以就统称“常州士人”。

  清时,《红楼梦》大盛。直到今天还用纳税人的钱,养着一群人在这个研究所、那个红学会里皓首穷经。什么“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我以为都是红学家们编织的梦境。把一本小说神化到这种程度,人世罕见。

  印象中,清人对《红楼梦》并无多少好感。陈其元,曾任直隶州知州,亦以文章名世,在其《庸闲斋笔记》中就说:“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摹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戈矛也。”

  正是在《庸闲斋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常州士人”。这位老兄生于“千载读书地”,读书端的是用功。可惜这个功用得方向不对,譬如打篮球,往自己的篮筐里投球,于是以正剧开幕、悲剧谢幕。

  事情是这样的——

  陈其元有一个南京朋友叫桂愚泉,说《红楼梦》是本害人的书。常州一士人,读了七遍《红楼梦》,然后,精瘁而亡。原文如下:

  昨晤江宁桂愚泉,力劝勿看《红楼梦》。余询其故。因述常州臧镛堂言,邑有士人贪看《红楼梦》,每到入情处,必掩卷冥想。或发声长叹,或挥泪悲啼,寝食几废。匝月间连看七遍,遂致神思恍惚,心血耗尽而死。

  对这位常州老兄,陈其元批曰:“凡智慧痴騃,被其陷溺,因而茧葬艳都者,不知凡几,故为子弟最忌之书。”

  让“常州士人”心血耗尽而死的《红楼梦》,是什么版本,无法考证。原因是,另外两个“常州士人”陶洙、董康牵扯进来了。有说目前最正宗的脂砚斋批注本《红楼梦》,是陶洙伪造的。

  陶洙(1878年-1961年),字心如,江苏常州人。藏书家、红学家。亦是画家、书法家。工山水、花卉,不拘一格,俊逸秀雅。祖居常州青果巷54号。有指其伪造“脂本《红楼梦》”者,亦说“有心人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常州青果巷,就知道败类陶洙能够如此顺风顺水地上蹿下跳,那是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的。”

  举一例,说一下陶洙在当时文化界的地位:1957年12月7日,时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尹炎武自沪抵京,拜访与钱穆、吕思勉、陈寅恪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学家”的北师大校长陈垣,就是与陶洙、陈乃乾同行的。四位老人照了一张相,北师大校刊《师大教学》立即刊登,引为文化事件。

  顺便说一句,陶洙之兄陶湘,亦是常州人杰。

  陶湘(1871年-1940年),字兰泉,号涉园。江苏常州人。娶恽南田宗亲恽氏女为妻,与盛宣怀称兄道弟。曾任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藏书三十万卷,多明本及清代精刻本。1929年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

  董康(1867年-1947年),原名寿金,字授经,号诵芬主人。常州人。祖居常州青果巷。董康一生的成就,主要在法律、中国戏曲研究、版本目录学、藏书方面。其贡献之富,海内罕见,非一笔能载。因与本文无关,且略过。  (文/张戬炜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