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对湖塘老街保护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3-07-10 11:09来源:未知 作者:张军
这段时间,湖塘老街的整治保护规划正在热议,有关部门邀请了著名学者、常州市规划局、旅游局等负责人、湖塘村老书记、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等专家学者,就湖塘老街整治保护进行

    这段时间,湖塘老街的整治保护规划正在热议,有关部门邀请了著名学者、常州市规划局、旅游局等负责人、湖塘村老书记、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等专家学者,就湖塘老街整治保护进行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湖塘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意见和建议。笔者从网络上得知这一信息,颇感兴奋,因为湖塘老街曾是笔者年少时常去的地方,对此记忆颇深,仔细阅读了最近的一些新闻报道,笔者觉得,湖塘老街的整治保护规划至少在三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湖塘老街街区范围值得商榷
据有关报道,湖塘老街,东邻湖塘河,西靠武宜路,南至米市弄,北到聚湖路,南北走向,全长1.5华里。
笔者觉得,这个范围的划定有问题,事实上,在聚湖路以北尚有200米的老街区,在聚湖路没有造之前,这200米的老街区与湖塘老街是一体的,只是随着道路的开通与母体分离,但虽然这条路只有区区200米长,却仍有大量古老建筑,街区的形态仍比较完整,有老井、地主老宅、老的阁楼等等,甚至有台门遗址,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必须和聚湖路以南的老街区一体保护,一体规划。要吸取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当年划定时的缺憾,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居然只算晋陵路以东,而未将晋陵路以西至南大街算入,使得近些年编制该街区规划时,颇多遗憾,市民与专家也多啧有烦言。
      一条路要拆很容易,可是拆了后再重建达到能承载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却是没有,这是因为时光的年轮显现在老街区的建筑、道路等等载体上,这是任何仿古建筑群都比不了的。笔者觉得,聚湖路以北也应一体规划与保护。
     2、湖塘老街与“水文化”的融合
湖塘得名而来,是古代“浮塘”、“浮荡”,从地形地貌地势等因素看,湖塘一带的海拔并不高,甚至低于周边的中凉亭、鸣凰等地区,从附近的地名“聚湖”、“蒋公岸”、“周公岸”等就能看出,湖塘地区地势低洼,这在1990年代编制的《武进县总体规划》和《武进县县城总体规划》等资料上就有所反映。古老的大通河水系养育了湖塘人民,大通河水系属于太湖水系系统,和常州市区运河水系基本属于长江水系那种浑水有所不同,但是,自2007年大运河南移后,大通河等河道水质明显浑黄,加之多年来河道整治情况并不乐观,沿岸一些单位和个人占用水道进行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等等,使得湖塘老街再现“水文化”的可能性,需要极大的人力成本来实现和维护,如大通河的驳岸需要重新梳理,让河道真正能自己“呼吸”,而非现在只是成为各种水的排泄通道。
      3、湖塘老街的“盆地效应”
当代社会,房子越造越高,湖塘老街整体已经属于武进中心城区的“建筑洼地”,形成了盆地效应,这种效应对于老街的发展并没有好处,但是既然成了盆地,那就索性将它作为一种慢生活的承载地,将传统商业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常州其他地方已经很难看到的精致商品,建议湖塘老街予以引进。规划好老街与周边街区特别是万达、吾悦的错位竞争,建议学学丽江,当然丽江与湖塘没可比性,但有一点是想通的,那就是如何抓住人们的怀旧、消费心理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