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给季札安个家

时间:2014-05-23 11:33来源:未知 作者:半部堂
季札,被常州人奉为人文始祖。在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建个季子广场似乎在情理之中。

      季札,被常州人奉为人文始祖。在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建个季子广场似乎在情理之中。或云:“季子之于常州,大体相当于炎黄之于中国、孔孟之于士子。每年炎黄孔孟之祭热热闹闹,而季札则几十年来未见任何祭祀。”听起来义正词严,慷慨激昂,而真正静下心来想想,却未必如此。鄙人以为,我们实际上应该做的是——给季札安个家。

  既然季子是常州的人文始祖,按传统文化的观念,对待始祖的最好办法就是修建一座家庙,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最悠久,最亲民,最能传承祖训家风。那么家庙该建在何处呢?

  能与孝道对接,祭奠先祖的最佳家庙选址,首选无疑是太湖湾的中华孝道园。这里不仅风水好,有全国仅存的孝子庙,还有百家祭堂。若在这里建个季札的庙堂,每年清明祭奠时,追思怀远,就能真正把人文祖先与普通百姓融合在一起,使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血脉之根在哪里,人文之根在哪里。百年后落叶归根,躺在祖先的怀里,精神和肉体都有了依附,才是真正的归根,才是永远的栖息地。

  其次是常州博物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仅有的三天光明里,海伦·凯勒第二天去看的就是博物馆。因为她知道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就必须先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在这第二天,我会细看人类制作的艺术品,希望借此探索人类的心灵。我要亲眼看看我以前靠触摸而认识的各种事物。”而常州博物馆正可堪此重任,在常州博物馆内给季子安个家,让季札深深地扎根于常武文化,在常武文化中渗透体现季札的人文精华。

  国际著名园林设计师俞孔坚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人情,以此而建造的城市文化才最能平易近人,为百姓接受,滋养百姓。

  人类文化学者也早就指出:一个城市发达与否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1、一座城市把荣誉交给了地位、身份,那么一定不发达;把荣誉交给了创造、奋斗,那么一定发达。2、在兴奋点上,如果城市的兴奋感完全落实在某个人过去所拥有的一切,那么一定不发达;如果兴奋感落实在起步状态,那么一定发达。

  因此,如果把城市当做一个博古架,凡是名人都要建个广场,那么常州建得过来么?又如果以此去装点自己,那么这个城市还有自己的特色,还能进一步发展吗?

  正是基于以上经验和智慧,我认为不宜给季子建个广场。不要让我们的先祖,栉风沐雨,冒雪冲寒,呼雾吸霾,放哨站岗。如果真的建了季子广场,一般民众又会怎样想呢?

  且不说,这很可能被人怀疑是政府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是“文革”时留下的“运动”思维作祟,单就把季子与孔孟炎黄相比,就有明显的攀比心理,其实质是“土豪”心理。我有钱,可以造比你们更大的广场,更显出我对祖先的崇拜,更显出我也有文化。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威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不能分析,因为他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因为他没有固定的形状。余秋雨说,文化就是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因此,我以为我们最好的继承人文始祖季札精神的办法,就是给季札安个家。不攀比,不炫富,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朴朴素素而内涵丰富,安安稳稳而充满家的温馨。这才符合季札让国谦逊、平淡低调的精髓。

  一家之言,不揣鄙陋,姑妄言之,就教于大方之家。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