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桑榆芳菲 “乡愁”表达

时间:2021-05-22 13:58来源:未知 作者:韩斌生
知其人即可识其文,我与李寿生相交三十余年,对于其人其文,应说是熟悉之至。品读他的近作散文集《桑榆随笔》,含英咀华,首先品到的就是其浓郁的乡土味


     知其人即可识其文,我与李寿生相交三十余年,对于其人其文,应说是熟悉之至。品读他的近作散文集《桑榆随笔》,含英咀华,首先品到的就是其浓郁的乡土味,这是最富常武地域文化质地的“乡愁”表达,且鲜明带有“这一个”作家的独特方式。

     文集在评论一青年作家散文时引用其句子:“作者笔下的乡村不仅是生活的场域,经济的聚落,也是文化保存、传承和生长的地方,是一盏纳须弥于芥子的文明之灯。正如作者在《行走的麦子》中所说:‘你走吧,你再走也走不出你的皮肤,我就是故乡中一颗行走的麦子’。”

     接着寿生发挥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苦旅,乡村,乡愁,传统都是人的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然而,人能够把他们沉淀提炼,化作甜浆甘露的精神需求。”(赵军散文集短评《明月何曾是两乡》)

     说得真贴切,正可作为寿生对自己散文集内蕴情愫的夫子自道!从寿生1981年写的散文《唱春风情录》(后为其第一本散文集的书名)到眼前这第5本散文集,40年来,他的散文创作洋洋洒洒,始终与时俱变,唯独心底流淌着一股不变的潜流,如其49岁生日时写的小诗中所说,“梦绕情牵德胜河/笔底常流故乡水。”这种乡愁情愫构成了迄今为止他的散文创作的情感底色。这种带有普世价值链的“乡愁”,动于中而行于外,往往会教读者心动不已。

     “透底”的乡愁表达,会使其散文带有一种特定地域的人间烟火气,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真可为散文增色不少。从多年办报的经验出发,寿生认为,地方特色乃地方报纸副刊的灵魂,这里的地方特色,就体现于充盈文中的那种人间烟火气。

     他评述已故作家徐遗辛的散文时说得好,“侧重于对故园乡村诗意的寻觅和美的表现。滆湖的风,江南的雨,家乡的耕牛,水车,水井,石桥,芦苇,槐树,集市,茶馆以及人物,都被作家表现得那么富有情韵,富有美感”。又说老作家沈成嵩的近10本散文集,围绕农耕、农时、农俗、农具、农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自成一格。

     再看《老阿哥往事》一文中这段精彩的细节:“只记得第一次上城,是去省常中探望哥哥。记得从新闸站乘火车至常州站,中间还要停靠新岗站,常州站下车后须爬过一座高耸的天桥,方可出站。步行到省中后,就在操场上休息,哥哥买了两条素火腿给我当饭吃。那时的常州素火腿是名牌食品,又油又酥,松软可口,咸甜相间,老少咸宜。”这种家乡人感同身受的烟火气的真情表述,往往会成为根于生活底层的乡土作家的神来之笔。

     其实,该书序言作者许植基文中所说的“地气”,亦即我这里说的人间烟火气,它“在书中,实写着,虚化着,呈现出这块大地上的乡情,乡意,乡愁,还有乡恋,读着久久不能挥去。”我觉得,还可使熟悉和生活于斯乡斯境的读者会心、动情,感喟良多。

     如果说,那种特有的乡土味多基于对于地域乡愁乡景的本土性描写;那么,这种人间烟火气,更多些对人间风情民俗的社会化表达。共同融汇而为一地一域乡土特色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丰富多彩。

     从第一本散文集《唱春风情录》第二辑“名人凡人”到人物散文专集《昨夜星辰》,直至这本散文集的第一辑“人物春秋”,寿生散文创作的又一视角,始终聚焦于写人:写名人凡人、写熟悉的人、也去采写那些想写而又未必熟悉的人,各界人等,都有涉猎,不一而足。从为本书题名的将军迟浩田,到他的父亲、阿哥、表姐、老舅母,从战友、文友到新闻同道,林林总总,好一幅星罗棋布的群星谱、众生相。字里行间满溢着战友情、同事情、文友情抑或世间亲情,读来每每沁人肺腑且教人目不暇接。

     寿生写人或简笔勾勒、突出特色,或细节真实,工笔淡描,或娓娓叙写,如话家常,都能让读者刻下深深印记,经久难忘。

     试读书中引录的常州籍一著名作家读《唱春风情录》时的心态:

     “我仿佛重返了‘桑麻接畛,鸡犬交音’‘一畦春韭熟,十里稻米香’‘桃花乱落如红雨’那片温馨而富有魅力的土地。李寿生所写的古运河、萝卜花、芭茅岗、稻草地铺、水乡的桥、送春的莲花落……一齐在我记忆里甦醒,在我感情中震荡。

     “我是坚信这样的一条道理的,越有地方特点的艺术作品,才越有超出地域局限的能力。” (沈仁康《〈唱春风情录〉序言》)

     简笔勾勒,写人写心。这段节录文字也体现了寿生写人的独到眼光。

     这是他描述著名诗人孙友田、冯亦同参观常州苏东坡纪念馆的情景:

     “看到了一千年前的宋代遗迹——东坡井,孙老激动不已,他蹲下用手机拍下了这口千年老井。

     “临别时,应主人的邀请,两位诗人分别在深红色的留言簿上留下了他们的墨宝。孙友田的留言是:‘宋代苏轼井,滋润我一生。’冯亦同的留言是:‘从川江追你到扬子江’。”(《宋代苏轼井,滋润我一生》)

     细节真实,质朴动人;人物状貌,瞬间凸显。

     作家著文,无非知人论世。该书最后一辑“世象杂说”即为作家的论世之笔,针砭世间怪象,极尽其杂文风范。请读这段:

     “陈云发先生(原上海戏剧、新闻午报副主编、东方网特约评论员)的《一个上海作家眼中的常州BRT》,在东方网贴出以后,支持者众多。我将其在我的博客里转帖以后,竟有游客骂他是“上海三流文痞的无聊之言。”他很生气,发来短信:“没想到常州网民素质如此之差,随便骂人,令人气愤!

     常州的对外宣传是:‘千载读书地,现代学习城。’然而,当人们打开网络这扇窗口时,看到的是那么多的匿名谩骂,那么多的语言垃圾,会作何感想呢?”(《别让网络成为语言的垃圾场》)

     寿生还说宣传故里“不能掩着毛边说光边”,更引用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散文对于“上海人”的评价,说明其作为祖籍浙江的上海人,对上海人格结构的透彻分析,包括不只捧其优亦贬其劣,更教广大读者信服。(《不能掩着毛边说光边》)

     这是一个挑战!我不禁又从中悟出:余秋雨以一个很高的标准,希望乡土作家,亦可带着一种“异乡人”的眼光,跳出个人经验的束缚,来书写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唯此才能把个人经验和历史记忆转化为人文经验。

     寿生的“世象杂说”篇什不多,却大都体现着他那快人快语、直言不讳的性情中人的语言节奏和个性风格。

     读寿生文集,掩卷思之,赏心悦目之余,似觉言犹未尽,特赋小诗一首,略表心迹,并以之共勉:

与君知遇卅余年,

媒体骚坛舞亦翩。

秦客心栖常武地,

文朋情寄翰林缘。

灯明桥畔新闻路,

文咏龙城笔墨妍。

随感桑榆谁道晚,

为霞红遍一边天。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