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荆川在宜兴刻苦读书研究学问而也从不间断,故武功和学问大有长进。著述大50多种480多卷。尤其是他的散文“叙广右战功”为公认的杰作,他的“信君救赵论”羲评论说“荆川文取道欧、曾,得司马迁之神理,久之从广大胸中随地涌出,无意为文而文自至。”孙慎行在序《荆川之诗文集》中评价说:“唐之韩、柳,即汉之司马迁;宋之欧、曾、苏、卫,即唐之韩、柳也”;“国朝之先生,即宋之欧、苏、曾、王,唐之韩、柳也”。孙慎行的评价就是说唐荆川在明代文学上的地位就相当于唐宋八大家和汉代的司马迁。的确,中国文学史上关于“唐宋八大家”的提法,就是唐荆川他们提出来的,“八大家”也是他们选定的。他们一共有四个人:王慎中、唐荆川、茅坤、归有光,是明代中叶的一个文学流派,称为庄宋派·唐荆川、王慎中是这一派的主脑人物,茅坤最崇拜唐荆川,归有光在文艺理上与王唐两人不完全一致,但他在创作上成就很突出。唐荆川选了八大家文编了《文编》,茅坤选编了八大家文则干脆就以《唐宋八大家抄作为书名。他们把选编的唐宋八大家文作为范文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提法也就流传开来,使唐宋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史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其影响直至近代现代。(文/朱达明 朱剑虹)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