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来到宣城,使“四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他的倡导下,“四师”成立了十多个研究会,他常找学生谈话,举办各种讲座报告,辅导他们学习进步书报。代英每月薪金、稿费百元大洋常常用来资助穷苦学生,或购买进步书籍供学生学习。因此,原来死气沉沉的学校现在已显得相当活跃,增添了不少活力。 有一次上完夜自修,“红楼”教室里只剩下代英和郑求坚、王子堂两名学生。代英说:“‘红楼’是我们上课的地方,里面却十分黑暗,我们要让它亮堂起来。”两位学生看看开着电灯的教室一楞,不解地看着恽老师,似乎说教室里不是灯光明亮吗?代英带他们回到宿舍,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翻开扉页。两位学生只见一幅满脸胡子的外国人头面人像照片。恽代英介绍说,这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思,德国人,他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翻身求解放。并说,我们要把这幅像挂到“红楼”里去。两位学生这才解开了刚才的谜团。但想起校长反动守旧,又不禁犹豫起来。在代英鼓励下,便跟着老师回到“红楼”。第二天,同学们惊喜地见到“红楼”里挂上了马克思像。知是全世界劳苦大众的革命导师,奔走相告。很快传到校长耳朵里。校长来“红楼”一看,果然如此,便责令一位女学生要把马克思像揭下来。恽代英知道校长前往“红楼”一定会有这一手,他紧跟其后。听校长说要揭下马克思像,理直气壮地说:“且慢!校长,别的学校挂着,我们学校为什么不能挂。况且,我们学校图书馆就有马克思的著作,除《共产党宣言》外,还有《资本论》等等。你为什么要揭下马克思像呢?”(文/朱达明)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