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言是穷诗人,衣服很破旧,没想到他揣放恽南田那封信的口袋恰好有个洞。因为在与李颙的晤谈中,杨文言一会儿施礼一会儿起立,这样一动作,那封信就从破洞处掉了下来,以至他告辞时也没发现丢了信。 杨文言走后,李颙的书僮发现地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发现有李颙的名字,于是拿着跑去送给李颙看。 读罢长信,李颙深感恽南田说得有道理,他对天长叹一声,自责到:“不孝!汝此行何事,而喋喋於此?”于是立即结束在常州的讲学,仍旧赴襄阳去寻找父亲的尸骨去了。 李颙此举让常州读书人十分感动,大家认为他是位真正的大儒,是知行合一的大哲。于是请人画了李颙的像悬在延陵书院,供常州读书人朝夕瞻仰。 恽南田所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一封信如醍醐灌顶,才让李颙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文/ 周二中)
(本文获“龙城旅游故事”征文评比“优秀故事奖”) 延伸阅读:恽南田的伯父恽向是个名画家,南田从小跟着学诗作画。三十岁时,在常州唐宇昭家中遇到了常熟画家王翬(石谷),成为知己。南田觉得自己与石谷的笔意非常相似,同时觉得石谷的山水画将来定可闻名天下,自己绝不能与朋友去争短长,于是就改画花卉,独辟蹊径创没骨画法。王石谷深为感动,经常将自己的山水画征求南田的意见,并请南田在自己的画幅上题跋。他们的作品被人称为“恽王合璧”。恽南田悉心画花卉,尤其是画牡丹,世称“恽牡丹”。他的画法一洗时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恽派花卉”,或称“常州派花卉”。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