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出版奇才蒋维乔

时间:2014-11-01 10:45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蒋维乔(1873年-1958年),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法名显觉。常州人。1912年至1917年间,先后3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1922年7月出任江苏省教育厅长。

     鲁迅在《热风·随感录》里,骂了一个人——

  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例如一位大官做的卫生哲学,里面说——“吾人初生之一点,实自脐始,故人之根本在脐……故脐下腹部最为重要,道书所以称之曰丹田。”

  用植物来比人,根须是胃,脐却只是一个蒂,离了便罢,有什么重要。但这还不过比喻奇怪罢了,尤其可怕的是——“精神能影响于血液,昔日德国科布博士发明霍乱(虎列拉)病菌,有某某二博士反对之,取其所培养之病菌,一口吞入,而竟不病。”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里,也批评了一个人——

  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朱子主敬,陆子主静。静,静也。敬,非动也,亦静而已。老子曰无动为大。释氏务求寂静。静坐之法,为朱陆之徒者咸尊之。近有因是子者,言静坐法,自诩其法之神,而鄙运动者之自损其体。是或一道,然予未敢效之也。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

  鲁迅言之“大官”与毛泽东言之“因是子”,同一人也。常州人蒋维乔也。蒋维乔从小体弱,不适合锻炼,自创了一套静坐养生法,名曰“因是子静坐法”,身体得以恢复活力。

  一个读书人,在民国年代,被毛泽东批过、鲁迅骂过,那一定是个风云人物。果不其然,不管毛泽东、鲁迅如何评说,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一书,神州大地,一时风靡。据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我和因是子老前辈的因缘》载——

  如是过了好几年,直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那时我尽管也受到冲击,但心情也还平和,私下还练气功不辍。但是过不多久,在红卫兵印售的毛主席早期著作选里忽然读到一篇《体育之研究》,其中专门点名批评了蒋维乔先生。原来那时他的师友杨昌济、蔡和森、张焜第等先生积极提倡气功,毛主席不以为然。

  连杨开慧的父亲、也就是毛泽东的第一个岳父杨昌济、蔡和森的母亲和蔡和森本人、还有与毛泽东交好的张焜弟等,都“因是子静坐法”的修练者,此书当年风靡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蒋维乔(1873年-1958年),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法名显觉。常州人。1912年至1917年间,先后3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1922年7月出任江苏省教育厅长。

  中国现代教材出版,蒋维乔是先行者。

  从清末到民初,蒋维乔抱着“教育救国”的人生理想,以及教育必须“从编辑教科书着手”的宗旨,先后两度受聘于商务印书馆,专门从事新式教材的编写与编辑,时间长达10余年,10余年间,在他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先后推出了《最新教科书》《简明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10余种算术、地理、历史教科书,取代了《三字经》《百家姓》。此后,他单独编纂了《简明初小中国历史教科书》《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商业》等教科书。1910年,他出版《学校管理法》,备受社会各界赞誉。

  1910年代前后,商务印书馆执中国教材出版之牛耳,成为编写、编辑和出版教材方面的“龙头”,与蒋维乔作为编辑者的敏锐眼光和不懈努力分不开。

  蒋维乔主持编纂教科书,其眼光独到之处,在于适应时代发展。当时,中国的教育号称进入“新式”,其教师,主要还是旧清的儒生。他们从小所学,都是圣人章句。要普及文化、让文化惠及大众,去艰涩、晓通俗,去繁琐、达明畅,是教材编写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的提出,在教材编纂队伍中,并不能达成共识。蒋维乔回忆他与张元济、高梦旦等人,在议定《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圆桌会议”上,曾经发生的争论说——

  当时之圆桌会议,惟在最新初小国文着手之时讨论最详悉……尔时不乏有趣味之资料,如余编及某课时,用一“釜”字,而高梦旦必欲该为“鼎”字。余曰:“鼎字太古,不普通,不可用。”高曰:“鼎字乃日常所用之字,何谓不普通?”余曰:“鼎字如何是日常所用之字?”高曰:“鼎字如何不是日常所用之字?”于是二人大争,至于声色俱厉。

  从上述回忆中,可以想见,即使在编纂队伍内部,如何适应社会需要,也是存在着巨大争议的。

  蒋维乔旗下,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出版人才,他们立足当时中国教育现状,抓住教育变革动向,以变应变,出版的教材,始终适应新式教育发展。他的助手、常州籍编辑庄俞,对蒋维乔主持的教材编纂,曾经这样说——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