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中国话剧电影先驱——洪深

时间:2016-01-22 11:22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朱剑虹
洪深是清朝文学家、经学家洪亮吉的第六世孙。“希望祖国成为民主和自由的国家,让中国社会变成充满光明的社会,是洪深一生的理想与追求。”

     洪深是清朝文学家、经学家洪亮吉的第六世孙。“希望祖国成为民主和自由的国家,让中国社会变成充满光明的社会,是洪深一生的理想与追求。”

     1930年美国著名默片谐星哈洛。罗德(Harlkd Lloyd)第一部有声片《不怕死》(Welcome Danger)在中国上海大光明剧院以及光陆戏院上映。因为内容辱华,洪深气愤不过,会同张曙、金焰、廖沫沙等当场登台向观众发表演讲,要观众拒看以行动表现,号召观众纷纷退票。并引起诉讼,洪深本人遭戏院经理与印度、西方人的巡捕送警,关了数小时才被释放。《不怕死》,是说一名大学生被父亲警局同僚召回旧金山协助他们侦查发生在唐人街的犯罪案。影片有两个版本,无声及有声,在中国放映的是无声版本(现已佚失)。由于大家对罗德说话很感兴趣,影片赚了大钱,也将罗德推向1920年代片酬最高宝座。那个年代中国人称那种圆框黑边眼镜为罗德眼镜。但片中对中国人的描绘,百分之九十是负面的。洪深日后撰文说:“里面许多中国人……做的都是些犯法作恶的事,如绑票贩毒等。就全部看来,对于中国人是鄙贱、是戏弄、是侮辱、是诬蔑。我从前在美国时,对于侨胞有过相当的认识,觉得他们刻苦艰辛,在重重压迫下求生存,富有革命性,永不忘记、永不羞愧,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不断地帮助着在中国的中国人,决不如这张片中所诬蔑的那样坏。”洪深的具体行动还包括立即提交抗议文,要求政府禁演此片,并将现有拷贝焚毁,也联合九个戏剧团体在《民国日报》上发表“反对罗克《不怕死》影片事件宣言”,一时社会喧腾,支持者众。洪深也控告大光明戏院,得到法庭中数百名观众的共鸣。对于维护好莱坞的报纸《中国评论周报》的社论,洪深更迎面痛击,点出主笔支领派拉蒙公司薪水一事。这一场仗,洪深打得漂亮,一个月后,大光明戏院登报道歉,国民党宣传部门及上海特别市电影检查委员会宣布禁映该片,历经四个月,洪深终于胜诉。美国扔拉蒙公司被迫收回影片,保证此片不再放映。半年后《时事新报》也刊登了主演罗德“敬向贵国人民表示十分歉意”的公开信。这一事件在戏剧史上传为佳话,洪深因此获得了“黑旋风”的美称。

     对于好莱坞的文化侵略,洪深是以行动对抗,1932年好莱坞企图在中国建公司独占中国制片业,洪深也撰文“美国人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建电影公司、拍中国片?”曹禺称之“民族英雄”他说:“在租界帝国主义势力那么猖狂、那么雄厚的时候获得了胜利,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这也说明洪深为何在1930年连续创作《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等“农村三部曲”。以及在抗战期间,为何负起在大后方行走的救亡演剧队的艰巨任务。他说:“看戏是消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戏剧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他更以为:戏剧也是一种“唤起民众”的有意义的事业。

     洪深,1894年12月31日,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关帝庙弄(西狮子巷)1号“洪亮吉故居”(1994年移建于现址东狮子巷20号)四进东屋。号伯骏,字浅哉,小名七斤,为长房长子。父亲洪述祖,字荫之,洪金贡之子;曾为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僚,后捐得直隶候补道。1912年3月唐绍仪任袁世凯政府国务总理职时,入内务部任秘书职,得国务总长赵秉钧赏识,9月赵接任国务总理,洪述祖得其信任而仍在职。1919年4月因牵涉宋教仁案被处绞刑。(中国第一个绞刑犯)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史学者、传记作家张耀杰为洪述祖翻案写了《谁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悬案百年:宋教仁案与国民党》、在各大报刊网站公开发表“谁是杀害宋教仁的真凶”一文。

     这件事,决定了洪深一生的命运与选择。也因为父亲洪述祖,洪深的人生处在社会政治的阴影之中。洪深的女儿洪钤回忆说:“祖父的死,让父亲一生都被这个紧箍咒般的枷锁钳制着。”因为父亲的死,正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的洪深,毅然决定中止学习了三年的化工陶瓷专业,转学报考哈佛大学。1942年,洪深对马彦祥说:“我的那次家庭变故,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我要暴露他们,鞭鞑他们。这样我就只有学戏剧这一条路。这条路我在国内学校读书时就有了基础的。”他写信到华盛顿清华学生监督处,说明理由请求改科转校。并由渥海渥(即俄亥俄)省立大学注册处寄了成绩单去,才得以准许。当时哈佛大学300多名考生,录取11名。洪深投寄去自己创作的三幕英文剧《The Wedded Husbandl.》(《为之有室》)和表现欧战火线后情形的英文独幕剧《The Return》(《回去》)。洪深成为中国留美专习戏剧的第一人,师从G.P.Baker(贝克)教授,学长中有尤金.欧尼尔(Engene O’neill),专修戏剧编撰,并学习排戏和管理后台的技术。

     1919年10月,洪深出于对[巴黎和会]议将青岛及膠济铁路等划给日本的愤慨,写了一部三幕英文剧Rainbow(中文名《虹》)。美国各地中国学生会纷纷采用这个剧本上演。1920年,洪深学业结束,到百老汇加入美国职业剧团。他向美国各地文艺团体演讲中国旧戏,并撰写了一篇介绍中国旧戏的英文论文,在《Theater Arts Magazine》杂志刊出。年底,中国留美学生会第十六季年会晚会,演出了洪深编导的英文独幕剧《牛郎织女》。1921年2月,他与张彭春合编英文剧《木兰从军》,融合中国戏曲,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形式。并为救济国内华北水灾,中国留美学生会在华盛顿和纽约演出幕捐,取得巨大成功。3月6日。上海申报增刊第76期,刊发大标题为《纽约华人演剧助赈》文章报导。

     洪深立志要做一个中国的易卜生。《傀儡之家》娜拉出走给洪深很大的震憾。从他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以宋代烈女申屠氏的事迹传说编写成的剧本)开始,洪深许多作品都呼唤女性觉醒与行动。《姊妹劫》(又名:《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中姊姊舒文说:“这样的上海不是我们女人造成的,却要我们负责。”《几番风雨》中的二妹朱琳看到姊妹的悲剧,决定投身教育改造社会。《社会之花》中,女儿对被警员逮捕的父亲说:“不要灰心,有了错误,我们应当改正,我们是有前途的。”洪深对于女性的心理与当时在观念环境压迫下的困境都多所著墨。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中国时代,洪深的女性主义式觉醒可能也多少象征着中国全体老百姓的命运吧!在另一部由他编导的电影《如此天堂》中,主角对于从无锡乡下来上海找他的妻子说:“你不知道此地有多大的危险,这种好听的音乐、彩色的灯光、油滑的地板、美丽的服装,这种醉人的醇酒、迷人的歌唱、这些奢华、这些金钱、这些跳舞、这些欢笑、都是吃人的野兽,吸尽吮干人类生命的血的……这一下我们总算逃出地狱的门。”洪深据此召唤全部人的出走。

     在一次欢送欧阳予倩的宴会上,洪深改“爱美的戏剧”为“话剧”。之后又把欧阳予倩的《泼妇》与胡适的《终身大事》同时搬到舞台演出,后者一改旧式舞台表演传统模式,倡导男女同台表演的艺术新创,取得巨大成功。洪深被誉为“中国话剧之父”。那一年,洪深31岁。他以专业的方式改良中国戏剧观念与形式。

     洪深影剧实践和戏剧观念,受现代意识的强烈渗透和西方戏剧观念的冲击。从《赵阎王》的创作,到《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均是自觉借鉴欧美戏剧以创建民族新戏剧的尝试。将西方正规的导演制度建立在中国剧场内,严格排练制度,以景为单位的戏剧结构,舞台平面布景片改良的立体美景,灯光分出日夜明暗与剧本等,他把哈佛大学所学的戏剧理论,将中国文明戏、爱美剧的戏剧概念,导入正规的现代剧。1924年洪深将王尔德(Oscar Wilde)的剧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以本土化、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名、地名改译出来,改编为现代剧《少奶奶的扇子》,并亲自督导公演,一时轰动上海滩。该剧为中国现代话剧之滥觞。

     大剧作家曹禺看后大加赞赏道:“根本不是翻译,是改编了。我读了好几遍,那对话,文字的修辞,实在是好。”文学家茅盾回忆:“我去一看,啊,话剧原来是这样的!只有这一次演出,才是中国第一次严格地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有立体布景、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我们也是头一次听到[导演]这个词......”

     洪深戏剧创作的成熟,是从《农村三部曲》,特别是以《五奎桥》的创作为标志的。从《卖梨人》到《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30多年,洪深创作话剧剧本55部。他说:“我觉得我对于戏剧,研究了多年,略有心得,我对于后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我研究所得写出来,庶几以后从事戏剧的人,不必像我这样吃苦费力。”

     洪深怀抱投身戏剧改革社会之宏大理想。他说:“我想在美国的生活虽快乐,事业总还是要在中国做的,”“人,总是要过去的,而事业——对人类的贡献——是永生的。”从30年代起,洪深引领中国电影戏剧迅速现代化,创了非常多第一的纪录:第一位将现代欧洲话剧带到中国,将文明戏改为“话剧”,并提升导演及演员地位者;第一位完成完整电影文学剧本规模者(《申屠氏》七段故事结构中富含电影术语如渐现fade_in、渐隐fade_out、化入dissolve等);第一位主持专业电影学校者(上海闻人黄楚九女婿曾焕堂创办,由洪深任教务主任,曾培养出巨星蝴蝶)。还帮助培养了中国第一位女电影编剧赵清阁,并合作电影剧本《几番风雨》。他提出电影需要有文学剧本,电影界需要建立健全、健康的新生活,呈现富有社会意义的新面貌。从1923年至1948年的26年,他先后创作了36部电影剧本,以《铁板红泪录》、《压迫》、《劫后桃花》、《鸡鸣早看天》为代表。《歌女红牡丹》是第一个有声电影剧本。《劫后桃花》是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与分镜头一起的电影剧本。

     倪骏在中央戏剧学院系列教材的《中国电影史》中,“他的剧作比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理的刻划,开了中国心理剧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洪深任职于“政务院对外文化事务联络局”,直至去世,一生从事中国文化事业,为中国话剧电影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妻子常青真回忆:“洪老一生,对孩子、对妻子、对家庭,充满了感情,很负责任。洪老对孩子和妻子是平等的,满怀着爱护和关心。”

     2012年,纪念中国话剧电影先驱 ——洪深先生118岁诞辰,台湾举办了电影展。我与洪钤共同撰稿并发表于《常州日报》,以纪念宣传。2014年12月31日,是洪深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我敬作此篇文章发表,以再次纪念宣传这位中国话剧电影先驱者。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