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沈惠兰:让锡剧之乡雅韵流芳

时间:2018-06-22 10:58来源:未知 作者:张军
沈惠兰,武进区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武进锡剧团团长、常州市文联副主席,师承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是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剧协常务理事、常州市剧协

     沈惠兰,55岁,武进区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武进锡剧团团长、常州市文联副主席,师承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是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剧协常务理事、常州市剧协主席,江苏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先后获江苏省第二届锡剧节和1986年新剧目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省锡剧专业中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十佳演员称号,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员一等奖,第三届江苏省文华表演奖。

     沈惠兰

     我是1978年进入武进锡剧团工作的,亲历了武进锡剧振兴发展的过程。40年来,剧团经历过辉煌,也曾走入低谷,一路走来有苦有甜。让我欣慰的是,武进锡剧团没有在我的手里垮掉,诞生于武进的锡剧在全省、全国赢得了较高知名度。我要感谢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感谢党和政府对锡剧事业的支持。

     田埂上走出的“一颗新星”

     武进是锡剧的故乡,曾走出梅兰珍、王兰英等一批名角。1965年,我出生在剑湖公社(今属遥观镇),和王兰英是同乡。

     小时候,锡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人小孩随口都能哼上几句。父亲在宣传队排演的《红灯记》里饰演鸠山,我常学着他唱。那时,田间地头的高音喇叭里经常播放锡剧《珍珠塔》,耳濡目染中,我学会了许多片段,特别是“方卿,我把你从头看到脚后跟梢”那段唱腔一直铭印在心。我一边割草一边唱歌哼戏,歌声清亮,很多村民喜欢听,由此赢得了“田埂小歌手”的雅号。

     1978年,锡剧艺术迎来了又一个春天,15岁的我有幸被武进业余艺术学校锡剧业余培训班录取,学了6个月的戏。培训班结束,我满以为能被武进锡剧团录用,可两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一丁点儿消息。戏校老师带我找到武进锡剧团团长陈正文,陈正文见我虽然长得黑瘦,但嗓音好,答应先让我试做6个月的临时工,这样我才算是进了锡剧团。

     武进锡剧团成立于1952年,曾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1954年,省锡剧团首次进京演出,就特邀了武进县锡剧团的演员。赴京人员还在中南海,为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等演出了《双推磨》、《庵堂相会》。此后,武进县锡剧团曾获得江苏“红旗剧团”的美誉,中央和省市报刊也先后发表数十篇报道,盛赞剧团为“农民的贴心剧团”。

     在剧团里,我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只要是与演戏有关,我都抢着干,用心学。18岁时,我主演第一部戏——古装戏《哑女告状》,一炮打响。1984年,武进锡剧团选送三部戏参加江苏省首届锡剧艺术节,我参演了其中的两部,并第一次得到了优秀表演奖。在总结表彰大会上,江苏省戏校校长吴氏其专门点评了我的演出,称赞我是“一颗新星”,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不懈努力定能突出重围

     1986年,我拜师锡剧泰斗梅兰珍,向她学习梅派唱腔。

     1987年,由武进锡剧团创作、排练的现代大戏《风流母女》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锡剧节,一举斩获大会所设17个奖项中的16个,名列榜首。1995年,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新闻媒体报道后,剧团仅花36天时间,就将《孔繁森》搬上舞台,成为江苏率先演出该剧目的单位,不仅在常武地区连续演出200多场,还被上海有线电视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并获得常州市首届“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武进的锡剧事业进入巅峰。

     20世纪90年代,中西方文化多元交融,锡剧和全国许多地方戏一样,面临市场疲软的问题,业余剧团相继解散,专业剧团部分演员选择改行,锡剧事业步履艰难。

     2003年,我已经是一级演员,但因为剧团不景气,每个月只拿到600元工资。也就在那一年,我竞聘成为副团长,分管排戏、演出等业务工作。一年之后,我担任团长。虽然感到压力重重,但对于组织的信任,我郑重表态:我要唱好戏,也要带领剧团走出困境!

     当团长的第一年,我们重新排演了锡剧经典剧目《珍珠塔》,专程邀请了锡剧名家小王彬彬老师做艺术指导,推出后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

     那时候,剧团人手少,演出时腾不出人手推换布景,我们每个演员身兼数职,既要搬运道具,又要上台演出,十分辛苦,但面对观众的掌声,大家虽苦犹甜。就这样,演出渐渐多了起来,剧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形势依然严峻。就在2004年,中天钢铁集团雪中送炭,决定每年注资扶持剧团发展,剧团则增挂中天钢铁艺术团的牌子组织演出、送戏下乡,既弥补剧团经费不足,又提升了企业形象。此后,顶呱呱、金鼎集团、新奥燃气、常发集团等单位纷纷赞助剧团,为振兴武进锡剧添砖加瓦。

     剧团没有经纪人,我既是团长,又要身兼经纪人、演员等职务,白天联系演出、落实演出场地、寻求资助,晚上还要和演职人员同台演出。至2005年,剧团终于扭转了演出场次少、观众锐减、演员收入降低的局面。

     把锡剧精品送到群众中去

     一直以来,武进锡剧团都十分注重精品生产,《风流母女》、《孔繁森》、《窦娥冤》等剧目都是群众交口称赞的好戏。

     2005年,剧团根据同名豫剧改编了大型古装锡剧《浣纱谣》,我扮演女主角西施。这是我当团长后排演的第一部古装大戏,排戏时正是剧团剧目创作上的空白期,刘兴中、马中原等几位老编剧或退休或逝世。为了打造精品,剧团想方设法邀请到河南著名编剧姚金成、国家一级导演卢浩等“大腕”加盟。该剧在江苏省第七届锡剧节一经亮相,便夺得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作曲等19个奖项,并获江苏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我们响应区委关于向陈静同志学习的号召,把大型现代锡剧《玉兰花开》作为倾力打造的又一精品。2017年,《玉兰花开》获得了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最高奖——文华大奖,是常州市首次收获的省文华大奖,同时还获得文华表演奖和舞美奖,随后,又获得江苏省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颁发的2016—2017年度戏曲现代戏创作演出突出贡献奖,我获评突出贡献个人。

     把更多的精品送到群众中去,让锡剧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始终是我们的选择与追求。这些年,我们在加大精品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送戏下乡超过200场。剧团每到一处都是人山人海,每场戏都能吸引近万名观众。

     送戏下乡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很大。不仅传播了传统锡剧文化,给群众送去文化大餐,还锻炼了队伍,让一批年轻演员有了成长的舞台。今年1月,武进锡剧团获得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文艺院团先进集体称号。

     武进锡剧团的兴盛,搅动了锡剧之乡的一江春水。近年来,每个乡镇都建起了戏迷协会,剧团与戏迷、票友建立互动关系,每周六下午在锡剧团小剧场都举行戏迷票友演唱,演员们也经常参与活动。我们与坂上小学等学校合作,建立锡剧培训基地,定期举行送戏进校园活动,培养更多小戏迷,普及和弘扬锡剧艺术。我们还与江苏省戏剧学校签约,开办“武进锡剧班”,定向培养锡剧专业的学生。我相信,武进会打造更多的锡剧精品,培养更多的优秀演员,锡剧艺术薪火相传,永葆风采和魅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