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常州现代中医界精英

时间:2018-08-18 11:39来源:未知 作者:单德成
1965年9月,我在周玉麟先生处学医时,他去南京参加省中医学术会议,会后,他将与其他六位中医在常州火车站广场前的合影送给我。

 

     1965年9月,我在周玉麟先生处学医时,他去南京参加省中医学术会议,在会上交流了《柴胡、竹叶为主,作为退热剂的临床观察》,不囿于旧说,独抒己见,开辟了柴胡作为退热药的新途径。会后,他将与其他六位中医在常州火车站广场前的合影送给我。我珍藏至今,历经寻访多时、多人,直到2013年4月,通过几位熟人,才将照片中的最难辨认的丁遇吉核实清楚,了却了心中的一大疑团。

     左一:江友山(1901-1989)。早年师承孟河医派名医屠士初,乃屠揆先的师兄,学验俱丰,在调治肝病方面,更具特色。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创始人。

     左二:屠揆先(1916-2003)。常州市中医院第一任副院长,第三届常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全国名中医。自幼随叔父屠士初,堂兄屠贡先习医,23岁即成名,名重常州地区和省内外及香港。妇孺皆知,被誉为“屠半仙”,是常州中医事业的旗帜和骄傲。

     左三:周玉麟(1918-2005)。常州市广化医院首任副院长,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副理事长,中医内儿科主任中医师。

     中间:巢伯舫(1921-2012)。上海中医学院第二十二届(1938-1942)毕业生,又师从上海名医丁济万习医四年。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创始人(后又调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任常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擅长内科及妇科。

     右三:朱龙骧(1921-2000)。先后师从中医内妇科名家沈伯藩、中医骨科专家朱普生习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为江苏省名中医,著有《伤科碎金录》。

     右二:丁遇吉(1919-1984)。常州市中医院痔科创始人。文革期间,曾下放到金坛茅山医院。

     右一:余鸿仁(1915-1970)。晚清名医余听鸿之孙,继承家业,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曾任《现代中医》主编,解放后,在常州市卫生局、常州医学专科学校、市中医院等处任职,1960年出席江苏省文教群英会。

     我所以格外珍惜这张照片,除了丁遇吉外,其他六位都先后担任过我的老师,有着一段段难以割舍的师生情缘。1960年我就读于常州医专,照片中在医专中任教的就有三位。屠揆先任学校副校长(兼职),余鸿仁教《中国医学史》,巢伯舫主讲《中医诊断学》。他们都是孟河医派的传人,又为延续孟河医派的薪火默默耕耘。我清晰地记得,教室中悬挂着孟河医派鼻祖费伯雄的遗训“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江友山是我于1962年在第二人民医院实习时带教老师,周玉麟是我在广化医院的内儿科老师。我1978年在市中医院骨伤科进修时,带教老师是朱龙骧。

     这些中医临床各科的精英和领军人物,当时平均年龄只有49.1岁,风华正茂。此后,他们默默奉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医,仁术也”,“夫医之一业,功少过多,利小任重”他们十分珍视和热爱中医事业,常怀普救之志,时发恻隐之心,无贵贱亲疏之分,无昼夜寒暑之别。整日与病人周旋,耐心细致,态度和蔼,遇重笃病人甚至废寝忘食,起危回险。在紧张工作之余,或上门送医,或著书立说,或辅导授课。有的还不远万里,出国讲学。

     屠揆先早慧成名,经历坎坷。全面抗日战争初期避难到夏溪。20多岁就开设私人诊所独立行医,后回到常州城内行医,成为地方中医内科掌门人。1956年12月筹建常州市中医院,1970年4月常州市中医院被撤销,全家下放金坛县城东公社,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有数以百计的门诊。1973年回城,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诊。1977年5月在局前街145号恢复常州市中医院门诊,门诊量骤增,每天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历任常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常州分会副会长,常州市科协副主席,常州市第二至九届人大代表,政协常州市第三至五届委员、常委、副主席,政协江苏省第四至八届委员、常委。

     重视发掘民间单方草药和医疗经验,以善治疑难杂症著称。对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和应用人参抢救重危闰人有独到之处。撰有《人参用于重危病人》《慢性肝炎病理与治疗的初步探讨》等论文。

     巢伯舫是照片中最长寿的一位,享年91岁,他活得豁达潇洒,年轻时擅长拉二胡,85岁时还到舞场跳舞,90岁仍在号脉开方。先生晚年最大的功绩,是在孟河医派丁门学派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创办了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他和20多位老同学以及他们80多名弟子一起,开展了抢救性传承孟河医派丁门学派的工作。

     周玉麟在长达6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一贯视病人如亲人,为让远道而来的农村患者不耽误农活,中午总是拖班加点。为了贫困农民得到及时治疗,他经常疏财接济。他还挤出时间,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家中出诊,显示出大医风范,其高尚医德被广为传颂。

     自1987年起,周玉麟隐姓埋名、慷慨解囊,先后资助了5个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资助1名家庭困难的小学生一直到高中毕业。记者多次寻访“劳衷怡”,原来是“老中医”的谐音——他就是80高龄的著名老中医、农工党员周玉麟。连续报道感动了城乡,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帮困的热潮。这正是老中医们慈悲为怀的精神写照,是中医人的光荣和自豪。

     光阴荏苒,照片上的人先后作古,去世的平均年龄为78.8岁。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