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弃文从医孟河医派的恽铁樵

时间:2023-09-04 15:31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程协润
恽铁樵(1878-1935年),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是江苏省武进县人。出生于福建省台州。他弃文业医后,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
     恽铁樵(1878-1935年),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是江苏省武进县人。出生于福建省台州。他弃文业医后,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1933年,曾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与铁樵函授医学事业所,恽铁樵曾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专门致力于临床研究和中医理论及人才的培养,受业人曾达千余多。由于恽铁樵长年过度透支,积劳成疾,晚年曾瘫痪在床。但恽铁樵在这样的病况下,不敢懈怠仍坚持口头授著书。后终因病情严重每况愈下,他于1935年7月26日在上海逝世。
     恽铁樵的父亲是恽磨照,他在5岁时就丧父,11岁时丧母,后与异母兄长从福建省台州回到了祖籍武进,由同族亲戚养育,聪颖异常的恽铁樵,从小就立志发奋刻苦攻读,13岁就读于族中私塾,16岁即考中秀才,20岁全部读完了科举的经典书籍,为深入学习中医的奥秘知识,开拓了畅通的自习渠道,后来,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医药(学)术的大家。其实,恽铁樵早年是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先学文后攻医的他撰写了许多的医作,可以说是医学著作颇丰,更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他编写的《恽铁樵中医函授讲义》《伤寒论研究》《<灵素商兑>与<群经见智录>》为代表的大量的医著。由于恽铁樵受乡风的熏陶,他涉汲到了《温病条辨》等医学著作,精通医道。在叔祖北山的温热夹食,庸医妄投"小青龙"时,已能明辨是非,提出了不少的质疑。1903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英语,成为了近代中医药(学)术界精通旧学,又系统接受新学制教育的第一人,为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发展中医药(学)术事业奠定了基础。
一、痛失儿子 弃文业医
    1916年,年岁14的长子阿通死于了伤寒病,次年第二、第三个儿子前后都病死伤寒疾,而稍懂医道的恽铁樵也无能为力。他当用某药,但是苦于没有临床经验不敢轻举妄动,曾向医生建议,而不采纳他的建议,他只是爱莫能助,坐视待毙。深深地感到痛定思痛,求人不如求己,他就开展了研究《伤寒论》,同时问业于伤寒名中医家汪莲石。一年后第个四儿子又得了伤寒疾症,发热恶寒无汗而喘气。恽铁樵请来了名医,名医虽熟读了《伤寒论》,但他不敢开伤寒处方,只见四儿已连续不断地喘热甚上。恽铁樵在踌躇面前彻夜不寐,直至到天亮时他才冒着危险开了一剂麻黄汤,并对妻子说:前面三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了,今四儿又得了伤寒病症,而他请来了名医又说无能为力了,如果是坐着等死,不如服药而亡。夫人不言语,恽铁樵就立即配服。服了第一剂后肌肤湿润,喘逆稍缓;服了第二剂汗出热退,喘平而愈。于是恽铁樵就格外相信了伤寒方,他就钻研中医经方,这时,亲友得了病也来请恽铁樵开中医处方,而他所治的病人取得了良效。一日一位同事的小孩得了伤寒病症证垂病危了,沪上数位名医治疗都无效,而恽铁樵只用了一剂四逆汤就转危为安了。同事感激万分,登报鸣谢:"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向恽铁樵的求治者越来越多,使恽铁樵有点应接不暇了,于是恽铁樵干脆在1920年就辞职挂牌开业行医了。不久他就门庭若市医名大振了。
二、逆流勇进  融会古今
     恽铁樵从医之后,正是中医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20世纪初,随着国门被西方强行打开,面对西方新文化的传入与西方科学的进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盲目崇洋媚外,从而彻底否定了中医药(学)术,如余云岫,1916年抛出《灵素商兑》,从基础理论入手,认为《内经》"无一字不错",中医"不科学","靠暗示的效果","精神的作用","和催眠术差不多",甚至主张立法废止中医;另一种是夜郎自大,顽固保守,拒不接受现代科学的医学,并攻击研习的西医是"媚外卖国,蹂躏国粹"。
     恽铁樵以他渊博的知识,丰厚的临床经验,纵览了世界科学的进步,认为中医有实效,乃有用之学,西医自有长处,尤其生理学的研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医药(学)术基础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西方科学不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但是中医由于年代久远,应该整理提高,使之发展进步,并明确提出吸取西医之长处,融会贯通产生新的中医学,说"中医有演进之价值,必须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产生新中医,是今后中医必循之轨道",并说"居今日而言中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然而这是为了发展中医药(学)术,补助中医,"万不可舍本逐末,以科学化为时髦,而专求形似,忘其本来"。他的真知灼见,为垂危的中医药(学)术指出了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回顾半个世纪来中医所走过的历程,立足中医药(学)术事业,吸取新知的观点无疑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三、 著书立说医著丰盛
     为了使退化的中医药(学)术的进步,零乱的学术整齐,恽铁樵一扫引经考据的陈规陋习,不因袭前人的成见,不附和时行的见解,独辟蹊径,革新旧说,比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了中医药(学)术的经典及重要著作,首先他针对《灵素商兑》的攻击,在1922年发表了著名的闻世之作《群经见智录》。他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了《内经》理论的原委实质,提出了"四时五脏"的观点,认为古人把四时看作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也是古人认识事物变化的方法,由四时的风寒暑湿产生了六气;生长化收藏产生了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因此四时是内经的骨干,"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他从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中医理论,特别是藏象学说的秘奥,展示了古代医家一条朴实的、可以理解、捉摸的思路,驳斥了《灵素商兑》的武断攻击,捍卫了中医药(学)术的完整性。
     此外"因势利导"、"拨乱反正"的形能观;"单丝不成线",内外因素结合的发病观;"腺体一统,以肾为平的腺肾相关论"等众多独特的见解观点,至今犹有其指导意义,如腺肾相关论已为现代肾本的研究所证实。恽铁樵先学文后攻医者,一生中撰写了大量中医药(学)术的著作,主要有《群经见智录》《文苑集》《论医集》(以上第一辑),《伤寒论研究》《温病明理》《热病学》(以上第二辑),《生理新语》《脉学发微》《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以上第三辑),《临诊笔记》《临诊讲演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以上第四辑)《保赤新书》《妇科大略》《论药集》(以上第五辑)《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麟爪集》(以上第六辑)《伤寒论辑义按》(以上第七辑)《药庵医案》(以上第八辑)等。此外,恽铁樵在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期间,还主持撰写了数十种函授讲义,如《内经要义选刊》《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24部著作,被统名为《药庵医学丛书》等。
四、创办函授 培育医人
     恽铁樵学说之所以未能为人们普遍了解,其原因如"梁任公《演说集》所云:'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尽管当时政府已将中医摒弃于教育之门外,恽铁樵为了弘扬祖国中医药(学)术的事业,启发鼓舞有志之后生,1925年,曾与国学大师章太炎及其弟子张破浪等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即是后人所熟知的"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并组织编写数十种函授讲义,受业人遍及神州大地。创办时他曾发表长达4000余言的《创办函授学校宣言》,还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医药(学)术必将走向世界,说"中医不能出国门一步,则与国力有着关系,况却现在的情形都是暂时的。"顿时八方响应恽铁樵号召,入学人数多达600余人,遍及了大江南北与全国各地。
     后来,至1927年恽铁樵又办起临诊实习班,以及弟子和传承门人30余人。同时,他还兼任上海各中医学校讲席师。1928年由于废止中医法案的出笼,他不得不停办教学。废止中医法案被迫撤销后,恽铁樵又以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的命名于1933年复办函授教育(教员有恽铁樵、陆渊雷、章巨膺、徐衡之、周少岳、冯志侠、恽天华、恽鸿生、文志远等9人,后又增加了12人张永祚、王润民、顾雨时、庄时俊、黄理澄、恽慧庄、恽慧妹、恽慧协、刘梅娟、张东野、蒋可久、周伟均、吴寿民、恽慧柔等)。经过几番努力与曲折,终于培育出了像陆渊雷、章巨膺、顾雨时、徐衡之、庄时俊等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优秀中医药(学)术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事业的发展。
     恽铁樵创办中医药(学)术函教授学,开创了中医药(学)术教学的先河,掀起中医药(学)术教育模式新篇章。
五、治疗热病惊立新方
     恽铁樵是位临床中医药(学)术的医师,对外感热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他把热病的发展归纳为"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等浅深不同的两个层次和阴阳胜复的四个步骤;把温病分成伤寒和非伤寒两个系,编著了《热病讲义》与《温病明理》等热病等专著。对小儿惊风的治疗尤有独到的心得,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内挟食滞,兼受惊怖而成,重心在于胃热,肝胆亦热,治疗当清热降火为主,消导食积为辅,可寻伤寒温病之法发汗透泄,使热外出不至上攻于脑,麻黄葛根在所不忌,反对妄用回春丹、金鼠屎等香窜镇惊之药。
恽铁樵在40岁时就患上了重病,但他开业时常以笔墨询问病情,与人谈话常高声大笑。办学后,白昼诊病,晚上讲课,午夜著述,落笔千言,滔滔不绝,每天仅睡4~5小时的觉,终因年累,积劳成疾,1932年心痛病严重,便携全家赴苏州寓章太炎家中养病,由子恽道周留沪代诊,临行时嘱"毋矜所能,饰所不能,毋嫉人能,形所不能,勤求古训,持之以恒",足见其医德之高尚。在养病的期间,他所著述了《临床笔记》《金匮方论》等医著。1934年足不能步,每日视诊数号,即卧榻休息,口授由恽慧庄女儿执笔,著述了《霍乱新论》《梅疮见恒录》。1935年卧床不起,7月溽暑高热而逝,年仅58岁。临终前一天犹改定《霍乱新论》,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炬烛成灰泪始干",为中医药(学)术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恽铁樵生前曾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他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新知以预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事业。他认为,欲使中医药(学)术进步的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各有长处,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的运动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两种医学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但同时亦强调"断不能使中医同化于西医,只能取西医学理补助中医,可以借助他山,不能援儒入墨"。恽铁樵从维护中医药(学)术事业、发展中医药(学)术的角度,倡导中西两种医学沟通,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恽铁樵门人弟子当中,较有影响的有,章巨膺徐衡之顾雨时、何公度、陆渊雷、庄时俊等,后来,都成为了中医药(学)术界的骨干力量。作为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杰出医家和蜚声近代中医教育史的佼佼者,作为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而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代宗师,恽铁樵为中医药(学)术的事业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永载祖国医学史册。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