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上海滩上孟河丁门名医——丁仲英

时间:2023-09-23 10:35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程协润
丁仲英,字元彦(1886—1978),江苏常州武进孟河人。是孟河医派丁门创始人丁甘仁名中医的哲嗣,他家学渊源,擅长内妇外各科。
     丁仲英,字元彦(1886—1978),江苏常州武进孟河人。是孟河医派丁门创始人丁甘仁名中医的哲嗣,他家学渊源,擅长内妇外各科。民国期间,曾任全国中医考试委会委员、中央国医馆上海分馆馆长,上海市政府医官、国医公会常务委会委员。
     1917年丁仲英协助其父亲丁甘仁,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于1921年又协助父亲,在上海南方斜路创办了上海广益中医南院的医院。再后来丁甘仁又创办了上海广益中医北院,丁甘仁亲自担任了南北两院院长,并主持两院的院务工作。当年,上海广益南北中医院,既赠医施中药于贫民大众,又临症授徒于莘莘学子,他创新开创了中医设立医院之先例。广益南北中医两院不仅是中医专门学校临症教学基地,也是上海中医学会会员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近代上海名医丁仲英、谢利恒(1880-1950)、曹颖甫(1866-1938)、程门雪(1902-1972)、余继鸿、秦伯未(1901-1970)等,经常在一起探讨与分析一些病人的疑难杂案例,丁仲英曾多次主持过上海中医药学术界的学术讨论。丁门创办医院的宗旨:第一是将每位在校学生,都有一个实习学习的地方;第二是能优惠一些贫困的病人,使每个到广益南北中医两院看病就医的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医治。
     1927年10月间,丁仲英在上海创办了面向普通大众的一份《健康报》周报,他为上海大众在卫生医疗等知识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指导。1929年,上海《健康报》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从而被迫停办了,不久,丁仲英又创办了《中医周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丁仲英还曾负责过民国时期的中医杂志《光华医学杂志》的重要代言人与出版发行等一些事宜。1930年,丁仲英又创办了华隆中医院及华隆中医分院作为医生的实习基地的医院。该院开设有病床,并供病人及患者住院之用,他曾特别强调:“本院聘请医校毕业名师授徒之医师为住院医生,每日对病人诊察一次。”这是目前所见到有关近代中医院在校毕业生任病房住院医师查房制度的最早文献记录。1935年创办《光华医药杂志》,为中医药(学)交流建立学术的平台,宣传中医药(学)。又先后担任中央国医馆理事、市国医分馆馆长、上海中医学院董事会主席董事、中国医学院常务董事等职。
     在抗战沦陷的乱世之年,那次被誉为“敦厚正直”的丁仲英险遭不测。有一伙强人将丁仲英绑票去了乡下。绑匪原以为丁家是上海医界的名流,诊所医务又十分繁忙,肯定是一位日进斗金的大财神。于是,这些绑匪便放出风来,说非要丁家出赎金50万才能放人。不知丁仲英,对朋友锱铢薄礼必以红包回赠,这对社会事业进行慷慨赞助。丁仲英自云“有富之名而无富之实”,对绑匪来说,家中连一万元也拿不出来的,绑匪只能派人暗中反复探访后,才方知丁家的底细。这帮绑匪前后周折了3个月之久,最后,才得以将丁仲英放了。
     一次,北方名医施今墨因战乱落难来沪拜访丁仲英,丁仲英因初见其人而不知施今墨的底细,又见其施今墨衣着寒酸,误以为他是一名贫寒的文人,就以红包相送;而施今墨见状就恼怒着拂袖而走了,丁仲英急忙派人与其寻找,直追到了施今墨的寓处道了歉,才解除了误会。后来,施今墨还担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的实习教授,传授过许多学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丁仲英成了全国中医药学术界的一名领军人物后。在1937年他又被当选为国大代表之一(中医药学术界的代表)。1949年,丁仲英就离开上海去香港发展了,1953年时,他又移民到美国的旧金山市。丁仲英作为一名中医药(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在他安顿好他的小家庭后,不但经常出现在中医药(学)术界上,还经常出现在一些艺术圈中,并与著名大画师张大千(1899-1983年)、汪亚尘(1894-1983年)等结为了好友。
     20世纪40年代末,丁仲英正式迁居到了香港后,仍继续以中医药(学)为业为主,从事中医药(学)疗的活动。4年后就去了美国定居在旧金山,并开设了中医药(学)的诊所,为旅美华侨及当地美国病人诊治,将常州孟河丁门的医派的医术传播至美国,在当地口碑极佳。那时,丁仲英一家虽然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所公寓里,但他一刻也未忘记“岐黄”。特别是移居美国后,仍然以高超的中医药(学)术医技,屡起沉疴,曾救助海内外无数的病人20多年之多。
     这个看起来个子虽然不太高丁仲英,他不但身材结实还十分粗壮。他就像其他的丁门男性一样,走起路来步伐较沉重,说起来话时,一般都是慢条斯理的,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中医药(学)大家。丁仲英平时举止庄重,不太会喜形于色,但他天生热情,很富有爱心性,平时,在他的脸上总让人能看到他脸带着一些微笑。据他的一个传承弟子说,丁仲英的这种平和态度,也是丁仲英寻找长寿的秘诀之一。
      1978年,丁仲英因中风而逝世了,享年92岁。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