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陶沙巷

时间:2012-07-02 15:5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陶沙巷位于和平南路至东下塘之间,全长342米,宽1—3米,其巷名由来,古时候有两个王孙公子,逃难路过,在此住宿,因名“逃宿”,后演变为“陶沙”。

大陶沙巷1号李公祠(包立本摄)

 

 

      陶沙巷位于和平南路至东下塘之间,全长342米,宽1—3米,其巷名由来,据地方志记载,古时候有两个王孙公子,逃难路过,在此住宿,因名“逃宿”,后演变为“陶沙”。这两个王孙公子是谁,何故逃难至此,史书上没有记载,而民间却有着一段传说——

      话说北宋末年,徽、钦两帝宠信奸臣童贯、高俅、蔡京之流,致使朝廷腐败,女真族入侵,金国大元帅金兀术领兵进犯中原,不出数月,汴京失守,北宋灭亡,两帝被押往北国。

      恰巧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皇命在外征兵收粮,才幸免被掳。他见情景不妙,只身逃到长江边上,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危难之际,幸亏江边庙里一匹泥马渡他过江。

      康王逃到江南后,一路来到常州今东下塘古运河边,眼看天色慢慢暗下来,人已筋疲力尽,便匆匆躲入附近都城隍庙内,忍饥挨饿熬过一夜,第二天天亮也不敢出来,直到傍晚时分,肚子饿得实在吃不消,听听外面没有动静,才抖抖索索走出庙门想找点吃的。

      此刻一阵北风吹来,他两眼发花,脚下一滑,跌倒在一户人家门口,不巧这户人家开门倒洗脚水,一下子将水全部泼到康王身上,康王冻得浑身发抖。

      好在这户人家是良善之辈,于是歉意地将康王迎入,并询问:“不知先生何故流落至此?”

      康王牙齿打战,含糊不清地说:“逃宿,逃宿。”

      主人家怜悯康王,闻听康王肚子咕咕叫,也不再言语,拿出家中干净的衣服让康王换上,并端出饭菜以及一碟过节用的麻糖,招待康王。

      康王也不客气,狼吞虎咽吃了起来,直喊:“好吃!好吃!这饭菜真香,这糖实在可口,又香又甜!”

      第二天,朝中老臣、康王老师王有亨(字东岭,常州东庄王氏始迁祖)沿途追寻到此,与康王会合,两人抱头痛哭,这家主人才知落难者是康王,于是下跪请罪。

      康王和蔼地说:“先生何罪之有,你救驾有功,待孤今后复国,一定重谢!”

      康王和王有亨在这里住了一宿,稍作休顿后离开常州,随后召集被金兵冲散的宋朝的官兵,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一举取得了西林山战役的胜利。

      后来,康王在宗泽、李纲、岳飞、韩世忠等忠臣扶持下,在应天登基,做了南宋首任高宗皇帝。

      高宗登基后,想起了当年落难常州时许下的诺言,便派了王有亨携带白银千两去酬谢这户人家。

      这家主人为了感谢高宗的赏赐,将扁圆形的麻糖改为圆柱形像火铳的样子,奉献给高宗,以激励其披坚执锐、抗金的勇气。从此,常州麻糖便成了贡品。

      由于皇帝是金口,所以这里的地名就叫做了“逃宿巷”,后来传到高宗赵构的耳中,他认为“逃宿”两字不雅,就取其谐音,下旨改名为“陶沙巷”,一直沿用至今。(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