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子巷
时间:2012-07-16 09:39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观子巷,又叫冠子巷,位于今和平南路位置,北起文化宫岗亭、南止新坊桥处。关于观子巷的来历,相传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

观子巷,又叫冠子巷,位于今和平南路位置,北起文化宫岗亭、南止新坊桥处。关于观子巷的来历,相传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
苏东坡虽然不是常州人,但他把常州看作第二故乡,一生曾10多次到过常州,两次上表朝廷希望乞居常州,最后终老在常州孙氏馆(藤花旧馆)。
传说,有一年,苏东坡来到常州担任团练副使,公务之余,他在常州好友们的陪同下,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倒也乐哉。只是苏东坡只身一人,身边无人照料。友人钱世雄见他孤单,想要帮他找个佳人作伴。
这天,苏东坡和钱世雄到玄妙观游玩,一个漂亮的女子迎面而来,羞答答地朝他笑了一下。苏东坡问钱世雄:“这是谁家姑娘?”钱世雄答:“她是西门王天宝的女儿,虽是名门闺秀,但因父母早亡,家中再无亲人,至今尚未找到门当户对的婆家。”
钱世雄见苏东坡对她颇有好感,便悄悄地道:“兄台若是有意,愚弟可以当红娘。”苏东坡连连摇头:“不可,不可!”钱世雄问:“为何不可?”苏东坡答道:“我在家乡早有家室,如今让她作小,岂不委曲了她。”钱世雄说:“那让我去试试,如她不同意则罢。”
隔天,钱世雄来到王家,提及此事,岂料王女敬慕苏东坡的学识和人品,别说做他的爱妾,就是做他的使女,她也心甘情愿。所以,这门亲事佳偶天成了。
婚后,苏东坡和王女相亲相爱,如胶似漆,堪称百年好合。
且说,有一天,苏东坡去太平寺礼佛,遇见一位相貌堂堂、谈吐不凡的书生,名叫孙治,苏东坡有意试试他的文才,便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孙治应声答道:“一介书生,攀龙、攀凤、攀桂子。”苏东坡一听,拍案叫绝,认定面前这个书生是天下奇才。他十分爱惜孙治的文才,就收他为自己的门生,准备栽培、传学于他。
但好景不长,因奸臣诬陷,苏东坡又一次被罢了官,将被流放到海南岛。此时,他的爱妾已经怀有身孕,苏东坡实在不忍心她跟自己一同到天涯海角充军受苦。于是将她托付给孙治,请他代为照料,待回来后再一家团聚。
七个月后,苏东坡爱妾生下了一个男孩。六年后,苏东坡遇赦获释,但他看透朝廷腐败,决计定居常州。
苏东坡终于回到了常州,这天孙治带了王女前来看望苏东坡,他们的船停泊在后河内,这泊船的地方就是“显子桥”,会面的地方后来便叫“观子巷”。
此时,孩子已经六岁,孙治请苏东坡给孩子取个名字,苏东坡想了想说:“我宦海沉浮,飘泊半世,为避免子孙再受政敌迫害,也为了留我一脉骨血,这孩子就寄给你,作你养子吧。他姓孙,名叫觌吧!”为啥叫“觌”呢?意思是“别了又见”,说明苏东坡“复见”孩子后心满意足了。
苏东坡之子孙觌天资聪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出口成章,后来一直做到户部和吏部两部尚书。
随着岁月的流逝,观子巷和显子桥已不复存在了,但观子巷地名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