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小新桥的班船

时间:2012-10-16 09:33来源:未知 作者: 万叶树 万 炎
小新桥是新桥镇的旧名,地处常州城区北30里处。

      小新桥是新桥镇的旧名,地处常州城区北30里处。

  早在清末时期,小新桥就已是武进北部农副产品的一个主要集散地。民国时期,小新桥老街上商贾云集,有各种店、铺、坊、行百余家,其中单粮行有10多家。乡邑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用品,街上基本上都能够买到。随着老街商户的逐渐增多,新桥的水陆交通已远满足不了商户和群众的需要。

  那时的小新桥人,上城、出远门、走亲访友,绝大多数人都是步行,有少数人用手推独轮车接送亲友,只有个别富人出门才坐轿。陆路交通,至1957年新桥设立汽车站后,才有一天不到10班的汽车开往常州。水路交通同样艰难,作为古镇运输骨干水道的藻江河,1913年时只有每天开一班的一只快船。它每天早晨由圩塘镇班船码头发出,上午八九点钟至小新桥码头停靠上客,然后开往常州。下午五六点钟,班船由常州返回圩塘。后来,小新桥又有了一只个体班船,它每天上午八九点钟由新桥码头出发开往常州,下午五六点钟从常州返回新桥。

  穿小新桥老街而过的藻江河,全长30公里,小新桥段东西相向的这一段,是澡港河的主干道。藻江河的水源,是开闸后入河的浩渺长江水。农历每月的十八、十九日汛足之期,藻江河汹涌奔腾的景象可谓是“钱塘江观潮”的一个缩影。对此奇景,有的老人却这样说:那是“慈山菩萨又让海龙王爷吐大水了”。

  令人难忘的,是从新桥码头发出的那只个体户班船。这条船上的五六个“员工”都是一个家人:船主五十岁上下,职司掌舵;背纤的两个小伙子,是船主的儿子;摇橹的姑娘,是船主的女儿;船主的老婆,管内勤事务。这只既运货又载客的木结构班船,长有三四丈,宽有一丈余,班船有前后两个舱:前船舱用于装货,没有船篷;后船舱坐人载客,有船篷。这只船一次可载米粮一百石左右,坐人的长凳子有20余条。

  船行时,背纤的人最为辛苦,吃劲的时候人弯着腰用力,嘴巴几乎要啃到地面。难怪在民间人们把“打铁、背纤、磨豆腐”称为三大苦事。船行,顺风扯好了篷,摇橹、撑杆的便省事省力,但掌握方向的舵把子可不敢松懈。每逢到过船桥洞、遇上逆风,船家收放纤绳,摇橹撑杆,船上的一家人可一个也闲不着。

  说起班船上的这家人,最让人牵挂的,是那位摇橹的姑娘。班船在新桥码头刚开航的那一年,她才20岁,常穿一件青底白花的春秋两用衫,一条又粗又长的发辫摇橹时欢蹦乱跳,很惹眼。有一次坐他们的班船上城,从小新桥码头到常州北门青山桥码头的二三个小时里,没听到她说过一句话。后来才知道,这位被人称为“黑牡丹”的姑娘,不幸是个哑巴!据好事的人传说,这个姑娘,后来被一个不肖子弟始乱终弃,投江而死了。

  小新桥开始有货船往返于新桥至常州,要到抗日战争初期,当时主要是为街上的商户服务。解放以前,新桥的水上运输均为个体船户,船行的动力,靠拉纤、扯篷、手摇橹。大约上世纪70年代初,新桥公社成立运输站,个体户的船只折价,统一由运输站管理。1976年,新桥运输站购买了一只“295”机头运输船。同时,个体户入社的船只,全部改为机拖船。

  改革开放开始,新桥运输站于1981年将那一只“295”机船,改为由柴油机作动力,它的负载破新桥运输历史之天荒,达到277吨。站里另有的9只拖船,负载也达到了192吨。(文/万叶树 万 炎)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