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横山白龙观

时间:2013-02-11 14:27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陆岩
横山白龙观是并不多见的道教场所,是古建筑、古文化保护的胜地,也是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好去处,非常值得你走一遭

 

      

       

        横山位于常州东郊,是临近常州市区仅有的一座小山。

        横山原名芳茂山,俗称清明山。东晋时的右将军、散骑常侍曹横为国战死,皇上钦赐金头玉臂,葬于此山,所以芳茂山又称“横山”。距此不远“横林镇”,也是由曹横得名。古人有诗云:“当时不葬曹横墓,千载犹名芳茂山。”

        相传东晋时,芳茂山南麓有一水潭,水面上常常开出一朵巨大的白莲花,人都能坐上去。而当有人坐上去后,莲花就慢慢下沉,过了一会儿,莲花就又开放在水面上了,人却不见了。人们传说,这人羽化登仙了。这个古怪的传说,吸引了远近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争相“登仙”。

        消息传到了曹横母亲的耳朵里,老太太也非常想去“登仙”。曹横是个孝子,对此行非常重视。选定吉日良辰,作了精心安排,又亲自前来实地考察。他发现每位登仙者在坐上莲花“登仙”时,脸上都露出非常痛苦的神色。他想其中定有蹊跷,于是吩咐手下用蒲包包了生石灰,再在外面裹上猪肉,放在盛开在水面的那朵大莲花上。不一会儿,莲花下沉,包裹消失。顿时地动山摇,一条水桶粗的巨蛇从水里蹿出。曹将军仗剑跳上去与之搏斗,人蛇大战,天昏地暗,直斗了三天三夜,巨蛇不敌,化作青烟而去。

       蛇怪被除,天朗气清,此地山明水秀,实在道家修炼的好去处。东晋以后,不断有道人在此筑馆修道。南宋时,传说白龙娘娘在此得道成圣,此处道观被命名为“潜灵观”。而后历代不断重修扩建,逐渐形成较大规模,观名也几经更改为“龙母宫”、“龙母庙”、“白龙庙”等等。抗战胜利后至上世纪末,此处成为横山桥中学所在地,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1997年,政府批准重新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并更名为“白龙观”。

       白龙观得名于白龙娘娘的传说。相传,在城东清明山下有观前村,村上有一个姑娘叫项姑。一次项姑与嫂子一同到河边打水,看见河中飘来两桃,项姑好奇,便用扁担将桃捞起,与嫂子分享,嫂子不受,叫项姑自己享用,姑娘真的把桃子吃了。不久,项姑有怀孕之感,便把此事告诉母亲,母亲不敢相信。项姑肚子越来越大,外面的传闻也越来越多,没有结婚的姑娘竟然怀有身孕,真是天下奇闻!项姑再也没有脸面面对父母,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便一头跳进了清明山前的东井内。项姑投井不久,离东井不远的西井中腾出两条小龙,一青一白。原来,项姑所吃的为仙桃,所怀龙胎,降生龙子。青龙降临横塘河,白龙飞跃他方,不过,每年八月初一,青白两龙都会来清明山,探望其母。时隔数百年,项姑成为白龙娘娘的故事盛传至今,横山桥一带仍有八月初一做庙会祭祀白龙娘娘的习俗。

      白龙观背山面水,占地广阔,殿宇众多,大多是古旧建筑,保存完好,修旧如旧。进入山门,是一个宽阔的庭院,高大恢宏的玉皇殿前,正是那口当年白龙娘娘得道成圣的“龙井”。大殿西侧,有两棵高耸参天的千年古银杏树,树干粗壮,三四人方能合抱。大殿背后,拾级而上,又有圣母殿、东岳殿、王母殿、斗姥阁,财神殿、华佗殿等建筑。王母殿前,一株树龄达300余年的白玉兰,树干挺拔,有吊桶般粗细,实在是平生所仅见。早春开花时节,满树银花,香飘数里。再往上爬,层层台阶之上,是近年新建的三清殿,殿前有一面开阔的广场,由此远眺近观,大有登临送目、驰目骋怀之意。

      横山白龙观是并不多见的道教场所,是古建筑、古文化保护的胜地,也是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好去处,非常值得你走一遭。(文/陆岩)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