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僧常和鞠躬尽瘁政成桥

时间:2013-03-01 15:32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陈伟堂
政成桥是常州的东方大桥,它似一条东方的彩虹横卧在大运河上,它古朴端庄,形态十分壮美,已有500多年历史

 

        地处江南水乡的常州,桥梁是必不可少的过河通道,二千多年来,在水网密布的常州曾有各种桥梁2000多座,仅各种形态的石桥就有1000多座,随着常州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许多桥梁消失了,但仍有许多石桥得以保存。

       政成桥是常州的东方大桥,它似一条东方的彩虹横卧在大运河上,它古朴端庄,形态十分壮美,已有500多年历史,政成桥的得名是因为在桥的东面有个政成乡,这个政成乡包括今戚墅堰地区,甚至到达与无锡交界的横林崔桥的部分地区。政成桥曾多次修缮和重建。民国5年(1916)重建时将原桥址越采菱港向东移动100余米,这次重建是因为在采菱港与大运河交汇处原来有两座互成直角状的石桥。跨大运河,桥呈南北向的是政成桥,俗称大白家桥,跨采菱港,桥呈东西向的是小白家桥,小白家桥正位于明朝刑部尚书白昂专祠前,白昂专祠现已成为白氏宗祠。由于两桥相互依傍成犄角之势,发水季节常常出现翻船事故。于是孝仁乡乡长唐伯豪和定东乡乡长白润生(斋静)与前清进士钱振锽(名山)商议政成桥移建事宜。钱名山这时也住在东门大运河边,钱名山是江南大儒,他在政成桥堍创办“寄园”,培养了大批国学人才,钱名山还十分热衷常州的社会公益事业,他与天宁寺方丈冶开法师是好朋友。冶开是一位精研佛法的高僧,而且也热心于公益事业,于是钱名山、唐伯豪和白润生三位先生一起来到天宁寺会见冶开法师,共同商议政成桥移建事宜。冶开对政成桥移建一事表示支持,但移建要花费数万两白银,这钱从哪里来?冶开首先想到黄山旃檀寺方丈僧常和,于是冶开亲自到孟城小河的小黄山请僧常和去天宁寺共商建桥大事,因为僧常和与其兄僧常华曾募款修复小黄山旃檀寺,后来他们兄弟二人在常州西北地区先后募捐建造了一寺三路和大小37座桥梁,是两位不计功名的高僧,受到常州各界人士的赞扬。

        僧常和常华兄弟俩是原武进县万绥郑塔里(今属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僧常和原名郑炳方,其兄僧常华原名郑炳忠,兄弟两人均生于清咸丰年间,因家境贫寒都出家做了和尚。清光绪初年,正值青壮年的常和受师傅金陵毗卢寺量宏法师的委托,决心修复黄山寺院,他只身来到山上,搭建茅屋,他赤着脚,身穿百衲衣,并在数十年间外出募得50万银元,建造了檀禅寺49间半,寺庙建成后僧常和亲赴北京请经,光绪皇帝亲自召见,并嘉其行,遂御笔赦赐黄山“旃檀寺”匾额。

       常和和常华的设计建造政成桥时都已年过七旬,但为了科学合理地设计桥址和节省造桥费用,他俩奔走在现场,经实地查看测量后,他们提出将政成桥向东移址100米的方案,为了筹集建桥资金,兄弟俩进行了分工,兄炳忠负责筹备建桥材料和搬迁工作,弟炳方负责建桥。这时正是盛夏酷暑,经几个月的奔波,古稀老人郑炳方(常和每天汗如雨下,)终于积劳成疾,为使能在辰时(早晨7-9点)奠基,郑炳方严厉催促石匠施工,奠基仪式开始了,个别有反感情绪的石匠故意趁老和尚的身影落在桥桩时就着身影下桩,当时郑炳方只觉得一个寒颤,按传统说法,老和尚的身影(魂魄)已被打下桥桩去,就永远成为此桥的护桥神了。奠基仪式后,郑炳方只觉得头痛,体力不支,脸色苍白,他自知将不久于人士,关照兄长郑炳忠在他圆寂后继续完成政成桥的重建工程,郑炳忠(常和)乘坐的船刚到奔牛镇叶家码头,和尚郑炳方就气绝身亡,趁身尚温,其遗体运回黄山旃檀寺后就净身盘坐合掌于荷花缸中,只见他形态安详,这时得到消息的僧侣信众和当地百姓上万人目睹了他火化升天的情景,人们都在歌颂炳方和尚的无私奉献精神。

        天宁寺冶开方丈在得知郑炳方(常和)圆寂后十分悲痛,他知道僧常和一生在募化中度过,为常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冶开赠送了一块匾额到旃檀寺,上面写着“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政成桥建成后,相传乡董白润生发给每一位过桥者一张面票,过桥者凭票可到附近的面店吃一碗阳春面,但要喊一声:“白家桥”,于是政成桥被俗称为“白家桥”了。据记载,政成桥的建成,盛宣怀夫人庄氏也捐了款。20世纪80年底政成桥因运河拓宽而改建成现在的水泥桥,但人们发现桥石上有明代“政成桥”字样。( 文/陆伟堂 )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