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兰雪祠

时间:2013-03-27 09:1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孙晓锋
里人把“兰雪斋”改作祠堂,称“兰祠”,规定妇女也可参加祭祀。在当时的本地农村,宗族思想普遍歧视妇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传在乾隆年间(1736—1795),横山桥一带是常州著名的土布纺织基地,其手拉机织造的本色斜纹布在当时获得了万国展览会的一等奖,横山桥本色斜纹布很快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销路。

       杨裕丰的父亲正是本地的土布收购商,家住横山桥镇西崦村一带,是当时常州东门外响当当的人物,家财万贯。杨裕丰二十刚出头,父亲就帮他张罗着娶了妻子。由于家庭富裕,杨裕丰从小就染上了赌瘾,天天不务正业,到当时赌风盛行的横山桥街上“摇宝”、“掷骰子”。好景不长,杨裕丰的父亲不幸中年染病身亡,安葬完父亲后,杨裕丰兄弟四人便分了家产,各自独立生活。

       四兄弟独立生活后,哥哥杨善邦等三兄弟联合着做些小生意,日子越过越好。杨裕丰仍旧天天到镇上赌钱,其妻多次好言相劝,他就是不听,不几年就把万贯家财输了个精光。那年除夕,杨裕丰家里穷得一文钱都没有了。妻子就拿出刚织好的五匹本色斜纹布,叫他上街卖了布,办些年货回家好过年。杨裕丰上街卖了布以后,把钱掂在手里,刚要准备买年货,转念一想,何不再去碰碰运气,或许赢了钱,这个年就过得舒畅了。杨裕丰从上午赌到晚上,直到把布钱输了个精光,才不得不离开赌庄。

       外面响起了阵阵鞭炮声,天空也飘起了鹅毛大雪,杨裕丰一个人空着手从街上跌跌撞撞往回走,心里无比凄凉,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妻子。走到家门口,杨裕丰感到无脸面见妻子,不敢喊妻开门,只在门缝里偷偷地张望。他见妻子还在不停地织布,旁边放了一盏豆油灯,织一会儿布,就转动一次灯芯,杨裕丰猜不透是什么意思,加上外面雪越下越大,又冷又饿,就叩门进去。他见到妻子就问:“你为什么织一会儿布就转一下灯芯?”妻子说:“我试过了,这样一盏油能多烧一个时辰,一年下来,能省一斤多油呢。”裕丰听了万分羞愧,只得把实情告诉妻子,并发誓再不赌钱。这个除夕夜,他们夫妻俩抱头痛哭,连一粒米都没有进肚。

       新年一过,裕丰的妻子主动跑到他哥哥那里借钱,让裕丰能有本钱去做小生意。裕丰的三位哥哥感动于弟媳的诚心,但都不相信裕丰能戒掉赌瘾,每家只借了很少的钱给她。裕丰拿着妻子借来的救命钱,从此彻底戒掉了赌瘾,从无到有地继承起他父亲的前业来,只是苦于没有大量的周转资金,生意一直做得不太好。

       有一年腊八,天色将晚时,一位客人路过杨裕丰家,想借宿一晚。杨裕丰热情接待了他,给客人吃过腊八粥,就早早地安排他睡下了。第二天临走时,客人要留下住宿和用餐的银两,被杨裕丰婉言谢绝。客人因为要赶着去江阴做生意,走得急,落下了一本账册。杨裕丰发现后,立即拿着账册追了上去,追到与江阴交界的焦溪镇才追上。他把账册还给客人时,客人非常感动,对杨裕丰说道:“日后一定重谢。”过了一年,客人果然来到杨裕丰家,给他送来了一船棉花,棉花中还放了不少白银。原来,这位客人是江南一带有名的棉花经销商。

      杨裕丰有了本钱,生意越做越大,家境也越来越富裕了。为不忘妻子的贤慧,杨裕丰不惜投巨资为她建造了一座园林,取名“兰雪斋”。寓意其妻的品德像兰花一样芳流百世、像雪花一样洁白高尚。 兰雪斋设计精巧,建筑别致,祠前是一个四周有石驳岸的大池塘,池塘与大门之间有照墙相隔。斋内修有庭园,半座亭子附于门墙上,水池蜿蜒全园,唯石桥曲折可通,池边假山嶙峋,幽径花木掩映。

      杨裕丰夫妇去世后,里人把“兰雪斋”改作祠堂,称“兰雪祠”,规定妇女也可参加祭祀。在当时的本地农村,宗族思想普遍歧视妇女,在“女子无祠”和“女人不能踏进祠堂门”的男权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兰雪祠一度是横山桥乡西崦大队的所在地。1975年“文化大革命”时,祠堂被拆除。(文/孙晓锋)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