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焦先生在焦溪

时间:2013-06-20 13:37来源:未知 作者:冯顺政
据清朝乾隆年间《焦溪不宜建坊碑记》记载:“焦镇古为焦村,相传唐时有焦先生隐居于此,故名。”

 

      据清朝乾隆年间《焦溪不宜建坊碑记》记载:“焦镇古为焦村,相传唐时有焦先生隐居于此,故名。”据考唐代元和年间,有一读书人焦先生曾一度为官,因禀性耿直,性格倔强,看不惯官场上贪污贿赂、尔虞我诈的现状,得罪了同僚和上司,被诬陷遭贬谪为民。焦先生刚性不改,带着妻子儿女一起来到虞舜和季札居住过的焦溪。由于夫妻二人信佛,在唐代又是建寺兴佛的鼎盛时期,便在焦溪东下塘请风水先生选中了一块宝地,首建了一座“朝阳庵”。从此,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真正过起了隐姓埋名的隐居生活,直到最后也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但他平时特别喜欢自己的一块龟头山叠石砚,因此别号自称龟山,别人称他为焦先生或龟山禅师,东下塘也被人始唤作焦村。他生前在鹤山旁一个无名小山坡选中了一块坟地,告诉家人死后安葬在这个小山坡,以后此山坡被称为“龟山”。焦先生还在龟山旁购置了20顷土地,真正过起了农家躬耕的隐居生活。

  据江苏是氏(四维堂)宗谱记载,焦先生与秦望山上芦岐庵鸟窠禅师是故交挚友,两人经常你来我往,交情深厚。鸟窠禅师是唐朝的知名禅师,他不但德道高深,且有二怪:一是有屋不住,喜欢在庵前一棵大树上与喜鹊共栖;二是信佛不戒荤酒,常喜一边食螺蛳一边与众僧饮酒论道。一次他到朝阳庵来,看到一村妇在焦溪龙溪河洗螺蛳,就向村妇买了已剪好屁股的螺蛳。后来,他常来焦溪成筐购买剪了屁股但不伤螺体的螺蛳回去放在放生池里,想吃时就煮了下酒,久而久之,放生池边满是层层叠叠褐色的螺蛳。是氏宗谱记载了一首古诗《秦望山·鸟巢僧舍》:“一坞寒云碧,深林锁鸟巢。泉声曲沼落,山色小楼多。不去离身垢,何来没尾螺。苍松鳞甲古,司马旧摩挲。”

  白居易受常州刺史贾鰊相邀,到常州来做客。席间,贾 介绍了武进民俗风情、坊间趣闻,他谈起鸟窠禅师二怪之事,白居易早有耳闻。第二天,贾与白居易一同乘轿上秦望山寻访鸟窠禅师,登山上了芦岐庵,果见鸟窠禅师在树上闭目养神,鸟窠禅师闻声下树到庵中接待,白居易道:“高山高树卧高僧,但当居高思危。”鸟窠禅师微微一笑答道:“高职高位冠高名,可知其高更险。”白居易闻言思忖,自己本原职在朝赞善大夫,曾因言事不慎两度遭贬,因而屈就江州司马,现在还遭朋党蜚言,确实宦海沉浮,难以预料,鸟窠禅师不愧深隐高人,回去写了一首《访秦望山鸟窠禅师》诗,诗曰:“一壑松风引客过,雨花深处访维摩。只缘灵迹看螺尾,始修高僧寄鸟窠。白传有情遗翰墨,青山无语绕烟萝。千秋衣钵争谁属,落叶疏钟月几多。”此诗被收入《全唐诗》,成了焦溪唐代已成集镇的有力佐证。

  再从焦先生建朝阳庵时亲手所植的一棵白果树来讲,这棵白果树曾遭雷击,树干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空洞,空洞里可藏五六个小孩。据老人讲,主干需十人携手合抱,在白果树主枝旁长出了槨树,民国初年,一次飓风侵袭吹断粗枝,旁人不敢随便去动,有一胆大居民毛五大取回制成一具独木棺材,可见此树非千年不可能长成如此大树。可惜见证千年古镇历史的古树,在1958年大跃进刮共产风,全民动员大炼钢铁缺乏木炭时被毁了。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