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民俗文化 >

常武方言拾趣

时间:2017-09-29 11:15来源:未知 作者:莫金华
方言,是指与标准语(普通话)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常武方言中许多很有特色和趣味。

     方言,是指与标准语(普通话)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常武方言中许多很有特色和趣味。

     “黄”、“横”不分。“黄”和“横”,在普通话里读音完全不同,可在常武方言中,“黄”、“横”不分,黄颜色的“黄”和横竖、纵横的“横”都被说成“王”。如地名横山桥、横林镇的“横”,与前黄镇、黄家村、上黄村的“黄”,都被说成王家塘、王下村、王允村的“王”。“王”字在常武地区多了“黄”和“横”两个兄弟。外地人说起常州武进话,许多人会脱口而出:“黄”、“横”不分,“黄”、“横”说“王”。

     “上”字两说。有的方言前后有别。如上下的上,上字在词的前面仍读“上”,如上街、上班、上学等。上字在词的后面就要读“酿”,如街上、地上等。地名也一样,上字在词的前面,如上店、上村、上家塘等村名中的上仍读“上”。而上字在词的后面,如坂上、窑上、水墩上、宅基上等村名中的上就要读“酿”。这词后面的上,方言依据的不是“上”而是“让”,让一下的“让”,常武方言就说“酿”。

     吴、午地名。有的字只在个别地名中说,如与“五”同音的“吴”和“午”,一般仍说吴和午,但有的地名就说成带点鼻音的“嗯”或“衡”。譬如南夏墅有个吴家村,当地人叫“衡家村”,当然写起来还是吴家村。西夏墅有个午桥村,那里四乡八邻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不叫午桥而叫“嗯桥”。勿相信?那你就到西夏墅去问“嗯桥”,那地方的人都晓得。但如果问“午桥”,就不一定都知道。我们不妨把“一二三四五”几个数字,让村上的老人念一遍,一定是“一你三四嗯”,这说明“五”在常武方言中普遍说带点鼻音的“嗯”或“衡”。按照一等于二,二等于三,那么“一”也就等于“三”的类比推理,数字五的方言是“嗯”,而口天吴和上午下午的午与数字五同音,所以吴和午也可说成“嗯”或“衡”,吴家村就说“衡”家村,午桥村就叫“嗯”桥村。

     “解”姓说“哈”。有的姓氏在方言中有特殊读法。如夏溪街上有许多人姓解,这个解,当地人既不说解放军的解,也不说普通话解姓读音“谢”,而是说“哈”,为什么呢?原来作为姓氏的解,在普通话中应读“谢”,谢和毛蟹的“蟹”同音,而常武方言把蟹叫哈,所以就把姓“解”的说成姓“哈”。

     “岁”、“绥”说“数”。新北区万绥乡,原名万岁镇,因梁武帝萧衍和齐高帝萧道成等萧姓帝王而得名。因岁和绥同音,后改为万绥。当地人不说岁和绥,而说“数”,万绥被说成“万数”。这是为什么?原来,万绥和丹阳交界,那里的口音把岁说成“数”。“你几岁了”说成“你几数了”,“新年新岁”说成“新年新数”。想想也对,我们平常不是把水说成“数”吗?岁、绥和水同音,所以,“岁”和“绥”也被说成“数”,万绥就成了“万数”。

     “迈答”之谜。有的方言与传说和异地方言有关,听起来如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在不好理解。例如离淹城不远的卢家巷,有一个万塔村,按例,常武方言是说“凡塔”,可当地人却不叫万塔或“凡塔”,而叫“迈答”。这就要从万塔的传说说起。传说梁武帝大通年间,常州南门外山河寺(现万塔村所在地)寺庙造得金碧辉煌,为江南之最,只可惜有庙无塔。梁武帝对寺庙之事特别关心,听说后即下令在此造万座宝塔,山河寺也因“万塔”而名扬天下。经过风雨战乱沧桑变迁,“万塔”最终化为尘埃。直到大宋淳祐年间,有一个阳湖知县,在塔林废墟上建起一个村庄,取万座宝塔之意,村名就叫万塔。但该知县是个广东人,对外宣布时把万塔念成了“迈答”,大家根据音译都把万塔说成“迈答”,“迈答”村名就这样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我们武进城区周围的卢家巷、牛塘、鸣凰、南夏墅、湖塘一带人仍然把万塔说成“迈答”,说“万塔”的一般不是卢家巷本地人。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