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望仙桥

时间:2013-06-12 09:36来源:未知 作者:曹春保
江南水乡随处可见小桥,但像金坛西北部简渎河上的望仙桥那样因桥演变为镇,牵动着无数人的情怀,甚至把对它的敬仰与深情融入笔端,凝成诗句传诵千年,恐怕并不多见。

 

       江南水乡随处可见小桥,但像金坛西北部简渎河上的望仙桥那样因桥演变为镇,牵动着无数人的情怀,甚至把对它的敬仰与深情融入笔端,凝成诗句传诵千年,恐怕并不多见。

  望仙桥闻名遐迩,缘于孝子董永和他的儿子鹤生。西汉年间,山东千乘(今滨州博兴)董永随其父南下“打工”,来到简渎河畔,不料其父死于此地,无钱下葬。董永只好卖身葬父,这事感动了七仙女,私自下凡嫁给董永,并和其生下儿子鹤生。

  这个故事宣扬的是孝道,七仙女爱董永助董永的根本原因,是其“卖身葬父”的孝义行为。这跟“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的传统说教有关,也就难以跳出“因果报应”的俗套。试想,举目无亲的董永靠什么才能摆脱困境,只有神仙的介入最便捷。民间传说往往都以弱者的胜利而结束,“望仙桥”的故事却不忘宣扬因果报应“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同时,为董永和他的儿子埋下荡气回肠的遗恨:玉皇大帝将七仙女召回天庭,夫妻俩在望仙桥难舍难分;鹤生跪在桥上以望仙降,隐隐留下了膝迹。

  桥西是有个董永村,村的周边不仅有与孝子相关的“董坡”地名和“董溪”河名,而且还有董永的墓穴和董永庙。村民以耕种稻麦、栽桑养蚕为生,却坚守着千经万典“孝义”为先,董永庙香火也因此而十分旺盛。庙门上有一副石刻对联为:“卖身葬父垂孝德,天遣仙姬陌上迎”,概括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精华,只可惜这些遗迹全毁于“文革”初期。

  古桥带来了集镇的繁华,解放前这里有商行、粮店、药铺、茶坊和酒肆,手工作坊一应俱全。老街既有富家的楼堂厅室,也有农户的陋房草屋,充满着历史沧桑和市井风情。改革开放初期,几幢老屋犹在,一身历史的尘垢,由桥面连接的街道通往乡间的那条石板路旁,有一株老树仰视苍穹。老树冠盖古道,古道连着悠远的历史,秋风萧瑟的季节,令人很容易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

  古桥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有多处记载:“望仙桥,在县西四十里,其侧地名董坡及董墓,旧传董永望仙处。明宣德五年耆民曹渊重愁以石,年久圮坏。光绪四年里人捐资重修”;“孝子董永墓,在望仙桥西三十步,地名董坡,一名董坟,旧有碑,今不存”;“望仙古石,在望仙桥堍,今损其半。相传董永之子鹤生亦为孝子,曾跪此石,以望仙降,石上隐约有膝迹”。

  除此外,历代名贤也留下咏唱孝子董永和望仙桥的诗词。明代欧阳理的《过董永桥》:“古树凝朝露,危桥锁瞑烟。仙姬分袂日,孝子倚庐年。佣葬今能否,飞升故自便。空余遗迹在,千载尚称贤。”明末曹建孙的《望仙秋月》:“人间孝子天上知,卖身忽尔逢仙妻。妲娥夜夜代纤雒,云鬟玉臂流清辉。千年旧迹令人忆,一去乘鸾难再得。可怜明月古今秋,祗照望仙桥下流”。

  在诗人曹建孙《望仙秋月》的诗里,董孝子的故事已被称作为“千年旧迹”,足见故事历史悠久。如今望仙桥已被改造成现代水泥桥,被拆的石块默默地躺在河边的杂草丛中,那些充满沧桑的老屋,以及西街老树、历经岁月打磨的青石板路基,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一年四季仍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来者往往默默地站立桥头,习惯性地极目远眺或侧耳凝视:而此时此刻的远山,就似一抹清烟浮在天际;桥下汩汩的流水,又是那么晶莹碧玉,澄澈明净;弥漫在空气中的天仙配愉悦动听的旋律,会把人的思绪牵得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