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常州人薛静溪向亲友借18串钱(约合60银元)开设“鼎泰元”冶坊。地址在西门外谈家场115号(现西仓街34号常州酿酒总厂处),前店后作坊,为常州最早的生炉冶坊之一。开办初期,冶坊规模不大,以生铁浇铸犁头、汤罐、浴锅为主,兼制铁砧、榔头等产品。时有丹阳雇工3~5人,日产犁头近千件产品,均销至常武地区及临近县区。后传与次子薛启祥经营。1928年,薛启祥将产权移交其兄长子薛昂千。1937年,日军侵占常州,冶坊关闭。次年下半年复业。抗战胜利后,薛昂千回常,邀请4~5名无锡帮铸铁工人另设土炉生产“泰”字牌铁锅。每日定产铁锅200多只,汤罐、犁头1100余只,浴锅60余只。鼎泰元铁锅的特点是:口圆边齐,脐小平整,厚薄均匀,内外光滑,分量轻,品种多,规格全,经久耐用,畅销苏、浙、闽、鄂、鲁、豫、蜀、两广等10多个省市。1946年后,冶坊名声大振,占地10余亩,工人20人左右。 1956年1月20日,鼎泰元与同源吉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鼎泰元冶厂”,薛昂千任副厂长,有职工130人。1964年更名“常州鼎泰元锅厂”,次年,在江苏省11家铁锅质量评比中,鼎泰元铁锅的7项主要质量指标达到省颁一级标准,名列全省第一。1966年10月,改称国营常州工农锅厂。(文\常 志)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