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梁红玉擂鼓战常州(下)

时间:2013-10-06 11:48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梁红玉擂鼓战金兵,这一通响了近千年的战鼓,当年,应该是常州黄天荡中的壮丽回响。

     问题是,史载韩世忠屯兵镇江焦山,与金兀术大战。两军如何将仗打到常州,必须作出解释。

  1、常州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决战之地。

  中国最系统、最精要的战争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对常州之战略地理,概括如下——

  府北控长江,东连海道,川泽沃衍,物产阜繁,周处所云“三江之雄润,五湖之腴表”也。且地居数郡之中,翼带金陵,为转输重地,脱有不虞,则京口之肘腋疏,而吴郡之咽喉绝。若其北守靖江,则内可以固沿海之锁钥(明初,吴良守江阴,而寇不敢犯,是其证也),外足以摧淮南之藩蔽(五代周显德五年,南唐将陆孟俊,自常州将兵渡江趋泰州,周师退,遂复取之,亦一验也),南扼宜兴,则近足以消滨湖之窥伺(明初,亦遣重兵驻宜兴),远可以清浙右之烽烟(宜兴与浙江湖州,俱控太湖之险。又有陆道,可以径达长兴。明初,自宜兴遣舟师越太湖攻张士诚湖州,克之,亦其证也)。昔者南唐守此以御吴越,明初得此以制姑苏。郡岂非东南之襟要欤?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常州为“言地,则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

  清代乾隆作《过常州府城八韵诗》则引用为:“舟车引百越,襟带控三吴。”

  长江以南,水路连通长江、太湖,进而连通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之间的城市,唯常州一城。水路运输连通整个南北方的通道,其枢纽为常州。京口(镇江)之肘腋、吴郡之咽喉,南北要冲,兵家必争。因此,中国历史上历次南北战争,常州必有一仗。战略地理之重要,可见一斑。

  2、常州属于韩世忠的防地。

  史载韩世忠屯兵镇江焦山,然屯兵地,不一定必然是战争地。

  金兀术如从扬州下江南,有两处可行——镇江焦山、常州江阴。欲登陆夺滩,首选是镇江焦山。如末果,顺流而下,则可取江阴。如是,韩世忠守江防,如果仅守镇江,无异守株待兔。事实上,史载韩世忠驻军焦山,其防区却包括镇江、江阴、常熟、昆山、嘉兴一带。换言之,这一带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宋史·韩世忠传》载:“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青龙镇,宋时属秀州(嘉兴),江湾,宋时属昆山(常熟),海口,即今日之上海。

  宋《嘉定镇江志》载:“韩世忠驻军江阴,宰执请以镇江隶世忠,而常、苏、圌山诸处控扼。”宰执,宋代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大宋官制设宰相(太宰、少宰)两名,副宰相与枢密使、枢密副使统称执政。常,常州。苏,苏州。圌山,距镇江30公里,为扼锁长江之要塞。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载:“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在镇江,悉所储之资,尽装海舶,焚其城郭。既闻金人南渡,即引舟之江阴,知江阴军胡纺厚待之。”

  清康熙《常熟县志·卷十二·兵防》载:“宋建炎三年,高宗幸杭,诏韩世忠守圌山、福山。”福山,现常熟辖镇。

  清光绪《江阴县志·卷六·江防》载:“建炎三年,谍报兀术将自海道窥江浙,韩世忠亦驻军江阴。”

  另:出土文物“韩瓶”,亦可为证——

  韩瓶,韩世忠部队使用的行军壶,是一种军用瓷器。文物考察中发现,大凡韩世忠曾驻军之处,包括现江苏、上海、浙江的一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特殊的器物出土。长江三角洲地区宋代墓葬及宋代堆积层中也普遍有发现。常州黄天荡,亦有韩瓶出土。

  上述史料证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韩世忠为江防重臣,西起镇江圌山,东至常州、苏州、常熟、嘉兴一带,属其防区,且均有可能成为战区。

  3、宋高宗南撤与金兀术北还,均经过常州。

  金兀术挥兵南下,其目的有二:一、追杀宋高宗,彻底瓦解汉族抵抗政府,控制江南地区。二、如追杀不成,则掳掠江南财物,以供金朝之用。

  因金军骑兵之势难挡,宋高宗采纳诸臣意见,撤往浙江,以水网密布之地,消解金军骑兵之锐气。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三日,宋高宗从瓜洲乘小船渡江,日暮时分抵镇江。然后过常州、无锡,经平江(苏州)、秀州(嘉兴),撤到杭州。其后,金兀术几次挥兵从安徽天长渡江,一路追击,宋高宗被迫撤至明州(宁波)、甚至飘洋入海,撤向温州。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