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梁红玉擂鼓战常州(下)(2)

时间:2013-10-06 11:48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初,金兀术率军焚临安城(杭州)。因不谙水战,加之已经搜山捡海,不见宋高宗,遂决定取道秀州(嘉兴)、平江(苏州)、常

  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初,金兀术率军焚临安城(杭州)。因不谙水战,加之已经“搜山捡海”,不见宋高宗,遂决定取道秀州(嘉兴)、平江(苏州)、常州北还。1130年4月19日,宋历建炎四年三月壬子日,金军陷常州。事见《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七》:“壬子,金人攻常州,守臣右文殿修撰周杞闻敌至,弃城去宜兴县,金人遂入常州。”然后,金兀术由常州至镇江,与韩世忠相遇。

  4、宋金两军水上之战为“且战且行”。

  建炎四年三月(1130年),黄天荡之战前,金兵撤军北归。其方向,是从常州向镇江。目的,是从镇江渡江,与江北瓜洲的金军会合北归。黄天荡战事,发生在金兵从常州到镇江途中。据《金史·宗弼传》载:“于是宗弼(金兀术)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战且行。”此役,作战双方是宋军在北岸、金兵在南岸,“且战且行”,作战时间约两个月左右。

  这种南北对峙,一边打、一边走的情况,应该是韩世忠把金兀术打得向常州方向退却。也就是说,战场只能是从镇江向常州方向移动。理由是,如果韩世忠被金兀术打得向南京方向“且行”,镇江焦山就被金兵控制了。控制了焦山渡口,十万人马渡江北归已经不成问题,战争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因此,黄天荡之战,不可能发生在镇江与南京之间。

  另外,镇江焦山到常州仅几十里路,按照战争规律,两军前锋相接时,几万金兵的后续部队与辎重,应该还在常州府之辖境内。前军失利后退,后军为了保持队形,一般只能沿原路后撤。因此,此时的金兵,“且战且行”,亦只能向常州方向撤退,另寻长江渡口过江。

  常州本是长江襟要,常州府江阴县更是江防要塞,一直是韩世忠的重点防区。常州东北方的芙蓉湖,波澜起伏,连接武进县东、无锡县西北、江阴县南。常州城与江阴县之间,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宋军与金兵作战时,水路之北岸一直在韩世忠控制下,金兵只能沿水路南岸边抵抗边撤退。在此状态下,为了从常州另寻最近的渡江北归之路,误入黄天荡,顺理成章。

  案:金兵撤军,路线从嘉兴、苏州、常州至镇江,史载苏州亦有“黄天荡”。事见《读史方與纪要·卷二十三》——

  黄天荡在府东葑门外六里。上接澹台诸湖之流,东汇为渎墅诸湖,又东接于尹山湖。亦曰皇天荡。唐乾宁三年,杨行密救董昌,遣兵与钱镠兵战于皇天荡,败之,进围苏州。又朱梁开平三年,淮南兵围苏州,为吴越将孙琰等所败,又追败之于皇天荡。淮南将钟泰章多树旗帜于菰蒋中,追兵不敢进而还。《水利考》:黄天荡,东连渎墅、王墓、朝天三湖,实一水而微分界域云。

  据此考,金兀术如果退到苏州,误入苏州黄天荡,可否?其不可靠处在于,苏州距长江甚远,且其水路需经常州,方能入江。因此,此战在苏州黄天荡发生的可能性,大致为零。

  综上所述,战争时间约两个月的宋金“黄天荡大战”,从韩世忠的江防布阵、金兵的退兵路线、常州的战略区位、芙蓉湖及黄天荡的水面规模、双方南北水岸对峙、“且战且行”的胶着状态等诸多方面来看,此战之战场,应该是从镇江焦山逐步移向常州,在贴近长江的常州武进与江阴的水网区域内进行。也就是说,梁红玉擂鼓战金兵,这一通响了近千年的战鼓,当年,应该是常州黄天荡中的壮丽回响。(下)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