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文物局老领导、乡人谢辰生等老专家的关心下,大陆饭店已经作为“常州地区近现代建筑的代表”被“保存”了下来,可谓幸事。 周家大院的主体建筑为两层欧式风格楼房,门上带有半圆型的门楣,窗户上还有三角形上框,别具韵味。在这个古民居院落中,有不少雕刻在房屋门楣或墙壁上的吉祥语,如福星高照、家室和平、宜兄宜弟……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乌龙庵范围,分布着五六口古井,有的在居民家中小院里,有的则是外面的公井。其中一口古井井口石墩上扁宋体“驯泉”二字至今清晰可见。另外一口井的井口四周留下了十余道拇指粗的小沟,可见使用年代的久远。 乌龙庵地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其中著名的有蒋维乔、孟宪民、蒋君稼、孟森、孟宪承、朱普生等人。 蒋维乔是常州教育会、演说会创立人之一。1902年加入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教育会,并与章太炎创办爱国学社同教国文。1904年与张元济、高梦旦合编《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出版。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参加民国教育部的筹建,任秘书长。1922年任江苏教育厅长,上世纪20年代曾任东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苏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副主席。 蒋君稼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剧坛,与朱琴心、林钧甫、臧岚光并称京剧票界四大名旦,曾与梅兰芳多次同台演出。据武进县志载:蒋君稼与梅兰芳、浦西园等时相交往,有“青衣祭酒”之誉,是京剧票界名旦之一。 孟森是有名的历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宣传君主立宪,当选江苏咨议局议员,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共和党执行书记,参议院议员,入选宪法起草委员会。后专心史学研究,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明清史,著有教材《明清史讲义》以及《明元清系通纪》等10多本专著。 孟宪承是著名教育家,曾公费赴美留学,入华盛顿大学攻读教育学,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史等,回国后任光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教育局长、华东师大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朱普生是老中医,擅长骨科,朱普生独闯上海滩的故事至今仍在龙城民间被老百姓津津乐道。 最负盛名的要算孟宪民了,孟宪民于1918年考入清华大学,4年后公费留美,1927年获硕士学位。他克服重重困难,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勘探和开采作出了重大贡献。1952年,任国家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和新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有多种学术著作发表,是我国重要的科学家,云南还特为他筑墓纪念。 数年前,著名电影演员陈道明在这里拍戏时曾如此评价过乌龙庵:“这地方太漂亮了,一点不比周庄差,你们要保护好,我真羡慕你们这里的景色。”香港《阳光卫视》杨澜工作室《百年婚恋》剧组拍摄《刘海粟与杨守玉》,也取景乌龙庵,编导们对这里赞不绝口,该片已在东南亚和国内播放。江苏省古建筑专家们对这里更是赞赏有加,特别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先生曾多次竖起大拇指,他写给本人的信中对乌龙庵也颇多赞美之词。(文/包立本 转自2014年8月5日《常州日报》)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