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鲜为人知的水电部常州电瓷厂

时间:2015-03-15 09:19来源:未知 作者:冯仲勋 郑连祥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常州曾经有一家部属企业——水利电力部常州电瓷厂。这在当时是个厂房、设施规模都相当宏大的企业,后来演变成小有名气的省属常州电力修造厂。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常州曾经有一家部属企业——水利电力部常州电瓷厂。这在当时是个厂房、设施规模都相当宏大的企业,后来演变成小有名气的省属常州电力修造厂。

  关于常州电瓷厂的来历,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1958年,是神州大地处处大炼钢铁的年代,常州市财税局决定创建常州财税耐火材料厂,支援钢铁生产。局党组决定由我任党支部书记,徐呤逸任厂长,厂址选在今南河沿勤业桥逸。厂房系毛竹搭建,修建了窑炉,招收了100多名工人。工厂在较短时间内投产,产品为耐火泥、耐火砖等耐火材料,有力地支援了“钢铁元帅”上马。

  不久,由于大炼钢铁运动结束,耐火材料厂面临转产。钟楼区委决定将工业局办的第一耐火材料厂与财税耐火材料厂合并,组建地方国营常州电瓷厂,利用原有窑炉生产低压电瓷和部分生活用瓷器(碗、匙)等。同时任命我为党支部书记,徐呤逸为厂长。

  1959年下半年,为了发展生产,扩大产能,经厂支部研究,决定择址另建新厂,由厂长徐呤逸同志去北京做工作跑批文。几个月后,国家水利电力部同意:在常州投资300万元建设新厂,正式定名为水利电力部常州电瓷厂。当我得到消息赴京拿到批文后,顾不上游览一下首都的风景名胜,连夜就坐火车赶了回来。时任市计委主任的张金豪同志问我:“小冯,你认为建在哪里合适?”我们厂部班子已多次研究选址,我脱口而出:“新闸凤凰河边的唐家村!”就这样,一方面征地进行大规模土建工程建设新厂房,另一方面派出多批工人去南京、苏州电瓷厂学习培训。市委为了加强工厂领导班子,加快工地建设速度,先后增派魏家治、张千等人充实领导班子。

  由于广大干部职工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1960年12月29日,一座1万平方米的大型厂房终于在常州西部大运河畔平地崛起。这样大规模的厂房,当时在常州是很少见到的。经两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工厂基本建成投产。

  1962年,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上其他各种因素,水利电力部常州电瓷厂被调整下马转产,并下放华东电管局江苏电力局管辖,利用原电瓷厂厂房设施重新建设新厂,这就是位于今新闸街道丁家塘的常州电力修造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