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戚墅堰老街:古运河畔岁月深

时间:2019-07-09 14:42来源:未知 作者:谢书韵
古运河北通长江、南通太湖;便利的交通带来发达的商业。元时,戚墅堰兴漆市,清乾隆年间已成“万商云集、百业俱兴”之地,是全国四大集市之一,最盛时有商铺426家、摊点400家。

   曾流连雨中的平江,访过月下的山塘,驻足雪后的东关,泛舟明前的河坊;也曾在山城北碚拾阶而上,到边寨凤凰濯足戏水,于徽州屯溪闲坐饮茶……然而走得再远,心里总有个地方,是京城的胡同、沪上的小巷、金陵的院落与南疆的群楼都比不上的熨帖与眷念。老街,就是城市的童年。趁老街还在,趁阳光正好,让我们一起回到最熟悉的街头巷陌,重温儿时回忆,品味烟火细节。

 

    “早在宋朝以前,戚墅堰地区就是戚姓人家的聚居地,后有戚墅港。”7月的这个寻常午后,绿槐重叠、石榴初红,62岁的本地史研究者徐汉平与80岁的琵琶演奏家王东宝,聚在老街喝茶闲话。五六个学琵琶的女孩儿围坐在一旁叽叽喳喳,听老师们讲古经、说从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中,运河水静静奔流,一如千年来的每一天。

    古运河北通长江、南通太湖;便利的交通带来发达的商业。元时,戚墅堰兴漆市,清乾隆年间已成“万商云集、百业俱兴”之地,是全国四大集市之一,最盛时有商铺426家、摊点400家。到了民国时期,实业兴旺,工厂林立,水路、公路、铁路交通发达。街上光是米厂、粉厂、油坊就有20余家。乡人在河床里打桩架横梁铺木板,是为水阁,上行人下停船,乃枕河而居的江南古镇常见的建筑形式。

    “每天足有1000多人坐火车、坐船来戚墅堰街上做生意。”在徐汉平的叙述中,遇见那个车船往来、灯火璀璨的年代。赶集要辗转走过三座桥:惠济桥、万安桥、兴隆桥。沿河的长街上开满了粮行、茶食、鱼市、肉铺、面店、糖坊、食盐店、豆腐坊、书场、戏馆、浴室、布庄、弹花店、木器、打铁、南货行、照相馆、中西药……这一条街,两小时逛不完,夜市一度要到晚上9点才收摊。

    历经风雨,几度变迁,现存的戚墅堰老街主要指的是沿着运河的东街、中街与西街,约有600多米,中有支巷密布。“街上现存4栋民国建筑,其余多为新中国成立后翻建。”王东宝在老街教琵琶已有一个甲子的辰光。目睹老街由盛极转向平淡,唯有运河浩荡,琵琶低语。

    行走在夏日的老街上,跨过一道石阶,转过一条弄堂,老旧的杂货铺里风扇吱呀,卖糖人已收了梨膏摊子,活动室的褪色雕花玻璃门里透出喧嚣,六角亭包子铺的肉包刚刚出笼,幽暗的理发店与深院里的针灸室也尚在营业……繁华故去,烟火犹在。走过徐汉平上世纪80年代工作过的绸布店,翠绿的爬山虎爬上断井残垣,一只黄狗在街中央瞌睡,屋顶上有花猫经过。沿着牌楼弄,拜访几处晚清民国老宅,或芳草萋萋深锁重门,或依然有人家居住。百年时光须臾弹指,又好似在这里长久停驻。

    万安桥上,夕阳晚照。10岁的徐琳颖弹起一曲《茉莉花》。斑驳的木门前,小女孩的红裙飞扬。在戚墅堰老街,聆听古老与未来相遇。琵琶拨尽黄昏月,墙角花开春相续。这物外光阴匆匆,至少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风景 。 文/谢书韵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