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独孤及有云:“江东之州,常州为大”。拥有3200多年繁荣灿烂吴文化史的常州,经济繁荣,地位重要,历史上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誉,是具有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江南古城,在古代为常州府,与苏州府同为江南盛地。因此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结局地放在了常州毗陵驿,书中第120回写到: 一日,行到毗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旱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 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 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 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 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 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只听见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 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贾政一面听着,一面赶去,转过一小坡,倏然不见。 贾政已赶得心虚气喘,惊疑不定,回过头来,见自己的小厮也是随后赶来。贾政问道: "你看见方才那三个人么?"小厮道:"看见的。奴才为老爷追赶,故也赶来。后来只见老爷,不见那三个人了。"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贾政知是古怪,只得回来。…… 常州在汉代称为毗陵,因此这里的驿站叫做毗陵驿,它在当时是仅次于金陵驿的江南大驿。全盛时有驿马46匹,战船15只,水手123人,马夫29名,分管辖区水路交通,传递公文信札事务。 南唐吏部尚书、文学家、诗人徐铉曾任毗陵驿丞,作过与毗陵驿有关诗词《常州驿中喜雨》 《驿中七夕》 《题毗陵驿》等,描述了他在常州的驿站生活,其中《题毗陵驿》句为:“曾持使节驻毗邻,长与州人有旧情,为报驿桥风月道,舍人须鬓白千茎。”可见毗陵驿在南唐就有相当知名度。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帝南巡途经常州时,有三次就是从这个大码头登岸进城的。今皇华亭内有一碑刻“毗陵驿”。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