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锡剧——发源于武进的地方戏剧(3)

时间:2012-05-10 10:45来源:未知 作者:肖飞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常州滩簧艺人孙玉翠率先组班赴沪,在北门一带茶馆演唱,自此大批艺人纷纷赴沪谋生。滩簧由农村进入城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常州滩簧艺人孙玉翠率先组班赴沪,在北门一带茶馆演唱,自此大批艺人纷纷赴沪谋生。滩簧由农村进入城市,是锡剧发展史的重要转折。城市较之农村的物质条件更为优越,滩簧演出也有了更好的环境。加之各类剧种汇集一地,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艺术交流。滩簧由此开拓视野,广泛吸取了评书、京戏、文明戏的精华及表演技艺。首先学习了京戏的剧目,如《秦香莲》、《金玉奴》、《探阴山》等。到了演连台戏、征番戏、机关布景戏的时候,学的剧目就更多了,如《狸猫换太子》、《樊梨花》、《薛仁贵征东》、《杀子报》、《刁刘氏》等。其次,学习京戏的角色分行当。常锡滩簧在对子戏时期,只有一生一旦,学习京戏后,便把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各项都学京戏的规范动作。第三,学习京戏的表演。如台步、水袖、云手、髯口、起霸、龙套、趟马等。此外,学习了京戏的化妆,用京戏的头面;采用京戏的锣鼓和弦子场面;像京戏演员一样吊嗓子、练武功,讲究唱、念、做、打,使其演出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辛亥革命时,常武地区出现了“孙文闹革命,滩簧好进城”的民谣,历史的巨大变迁对滩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年冬,常郡70多名艺人在西小菜场集合,推白秋鸣为中兴之祖,自高林福以下已故艺人均列于白秋鸣名下,书表成轴,每年祭奠。

  民国八年(1919年),艺人周甫艺、孙玉翠联合组班,请王嘉大用幕表形式,参考常州道情、常州宣卷的长篇曲目,创大型戏,于农历七月初一起在上海小世界游艺场四楼演出。半年内创作《乌金记》、《珍珠塔》、《双珠凤》等10种,每种连续演四五天不等。同时角色行当开始分立,生行分小生、老生、小丑等,旦行分闺门旦、老旦、风骚旦(丑旦)。在声腔上亦随行当发展而发展。周甫艺创“连环句式”为小生专用腔,王嘉大与琴师谈凤笙合作创作老旦专用调“反弓簧调”。自此各班竞相上演幕表制大型剧目,称作“大同场戏”。

  原先,滩簧按地域分为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俗称“常帮”、“锡帮”。两帮艺人分别以“常州古曲”和“无锡滩簧”为名挂牌演出。进入上海后,双方的演出剧目均有较大发展。王嘉大将常州道情《珍珠塔》改编为舞台剧,锡帮艺人罗遇春也根据评弹《珍珠塔》移植为滩簧剧目,为了与其他剧种竞争,常锡两帮滩簧艺人开始团结合作。民国十年(1921年),孙玉翠组班从事服饰改革的实验,是年,在报纸广告中首先正式启用“常州文戏”剧种名。民国十二年,王嘉大与同乡合资在上海曹家渡建造三民戏院,大演“常州文戏”,扩大了本剧种的社会影响,为“锡剧”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民国十四年,孙玉翠之徒郑桂芳租来京剧衣箱,向京剧学习化妆及表演形式,创立“文小生”行当,并用京剧锣鼓伴奏。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在沪艺人纷纷返归故里,周甫艺之徒李如祥、陈梅森商定以“常锡文戏”名称,取代常锡滩簧旧称。

  民国二十六年,常州沦陷。滩簧丑角张乾大创作了揭露日军暴行的唱段,用《西湖栏杆》小调在每场演出前加唱。民国二十九年,滞留在沪的七班联合义演《三看御妹》,支援抗日,并相约成立“常锡文戏交流会”,内地各班均为团体成员。抗日胜利后,常锡文戏又拓宽戏路,演出时事剧《褚凤娣》等、西装旗袍戏《秋海棠》、《啼笑因缘》等、清装连台本戏《血滴子》等,移植文明戏《山东马永贞》、《张汶祥刺马》等。至1949年,班社已发展到20余个,流行区域已遍及江、浙、沪。

  1950年,“常锡文戏”统称“常锡剧”。1955年,常锡剧简称锡剧。(文/肖飞)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