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常州画派”渊源考

时间:2013-01-14 13:05来源:未知 作者:余辉
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常州画派”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职贡图卷》 南梁 萧绎

《红莲图轴》 清代 唐荧、恽南田

 《乾坤生意图卷局部》 元代 谢楚芳

 

        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常州画派”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恽南田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山水画造诣也很高。由此树起一面大旗,聚集了一群画家,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从清初一直延续到清末,史称“常州画派”。常州画派成就之高、人员之众、影响之久,是中国书画史上独有的。在常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今天,本版从今日起特辟专栏,探究常州画派的成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悦赏“常州画派”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常州先人的文化荣耀。 ——编者按

        常州暨武进一带古称毗陵,为郡府所在,她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西侧,这里没有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峦,其地貌形成的时间也只有数万年,所谓平原也非一片平坦,也有缓坡浅沟,五色斑斓,富有变化;由于地处温带,雨量充沛,江河湖水荡漾,阳光充足,草木丰盛,昆虫繁衍,万物生机勃勃。这一带富庶已久,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纺织、酿造、梳篦等手工业和商贸经济,也大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艺术需求,常州暨武进周围的百姓历来雅好培植花木,描绘草虫生活成为这一带画家的绘画主题之一,清初常州画派的形成正是缘于当地的社会文化基础。尤为奇特的是,古今常州籍画家对色彩的敏感和表达持续了近千年,为画史所罕见。

  就古代大常州的地理概念而言,在无锡出现了画史上最著名的东晋顾恺之和元代倪瓒等数代名流,就现今常州暨武进周围而言,也不乏名师巨匠,最早则集中在南梁的萧氏皇族里,如梁武帝第三子、豫章王萧综(480-528)和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等,皆好画扇,特别是人物画家梁元帝萧绎(508-554),传有《职贡图》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还有梁武帝侄孙萧放,亦好文善画。可以说,梁氏皇族画家开常州一带的绘画风气之先,使这里的绘画起点具有“王者之气”的特性。

  与常州相邻的金陵(今江苏南京)和吴中(今江苏苏州)是江南的两个文化艺术中心,对常州一带绘画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滋补作用。如唐末五代初的滕昌祐,字胜华,吴人,后移居长安,在黄巢攻克长安之前随僖宗入蜀避乱,他一生不婚不仕,寿达八十有五。他在居所周围遍植花木,以便于写生之需,他喜用笔点画出蜂蝶草虫,随类赋彩,灿烂如生。与之不同的还有南唐金陵画家徐熙,他一生布衣,以湖汀间的花草竹木等富有野情野趣的景物入画,特别是创“落墨法”一变西蜀宫廷画家黄筌勾勒填彩的富贵之气,他以粗笔浓墨随意绘出枝叶萼蕊,略施杂彩,墨色和谐,传有《雪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此后,其孙徐崇嗣在北宋初年再创“没骨法”,即“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深深地启发了恽寿平的笔墨之法。

  可以说,唐末滕昌祐和五代徐熙、宋初徐崇嗣祖孙影响了常州籍花鸟画家的艺术发展方向。早在北宋中期,就有画家顺延徐家之法而行,如画僧居宁常常在酒酣作写意画,他以戏笔放大草虫的比例,十分生动有趣,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之为“虽伤大而失真,然则笔力劲俊,可谓稀奇”。他的戏笔之作无疑是禅画笔墨的先祖。此后常州的花鸟画家则在造型生动、用色鲜活方面竭尽创新之能。南宋宁宗朝的浙西安抚使於青言,长于作设色荷花,有“於荷”之誉,其画作颇受日本画坛的赏爱,仅存的《荷花图》(对幅)和《莲池水禽图》均藏于日本。其孙於务道活动于元代,传其祖“於荷”之道,进一步影响了恽寿平的草虫绘画风格的形成。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