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读《奄城访古记》

时间:2014-02-20 09:25来源:未知 作者:冯士彦
80年前,秀洲学会于1935年出版的《奄城金山访古记》一书,收录了两部考古报告:奄城考古(作者 陈志良)、金山考古(作者金祖同),由叶恭绰、卫聚贤两先生作序。

  

 

       80年前,秀洲学会于1935年出版的《奄城金山访古记》一书,收录了两部考古报告:奄城考古(作者 陈志良)、金山考古(作者金祖同),由叶恭绰、卫聚贤两先生作序。我只读到其中的《奄城访古记》,以及叶序、卫序和历史学家吕思勉《跋》的复印件。

  追溯淹城史迹,《奄城访古记》是第一部较系统具有学术价值的淹城考古记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文献。它是淹城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作为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物遗存媲美的国家重点文物,淹城进入重点保护和开发的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时期,对此访古记作一简介和评述,必能受到难觅此书以读之,且热爱而饶有兴味探索淹城历史的读者所垂青。

  叶恭绰序,充分肯定金祖同、陈志良在人力、经济缺乏的情况下,孤军奋斗,从事淹城、金山自力考察的艰苦探索精神。成绩虽然尚属“杳漠”,但方法正确,把淹城考古当做研索吴越文化及殷商遗族南迁史迹的入门向导,进而启迪湘鄂考古,以弄清楚长江上下游文化源流,具有开创意义和价值。

  卫聚贤序,从考古专业技术的角度,论述淹城考古,属于旅行无目的调查,以陶片、磁片为考察对像。“人多不知利用其物……故陶片磁片遍地皆是。”因为不懂陶片、磁片的考古价值,民间发掘往往不是“毁坏古物”,就是“埋没古物”。整理工作跟不上,“多堆积在那里,自己不过问,又不许他人过问”,报告和陈列展览更滞后,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卫序分析国情,一针见血!审读此访古记,乃感慨无穷。

  陈志良《奄城考古记》序论。淹城遗址内的大量古陶片,可以证明江南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考古学开辟新途径。淹城研究的中心问题有四:考明奄国史迹、淹城建筑年代、淹城遗址陶片及陶纹研究、遗址古文化层的考定。重点是淹城、奄国史迹及淹城陶片的研究。中国考古研究,正值年幼“发轫”之际,作者深感淹城研究存在的困难。

  第一节,淹城的现状及建筑年代。

  常州名士江上梧、陈松茂认为淹城具有“文化上的无上价值”,于1935年5月15日,请考古学家张 凤、蒋大沂、郭维屏抵淹城访古,拾得大批陶片,有几十种花纹,才引著名考古专家卫聚贤到淹城试探。

  第一次,卫先生偕蒋大沂、黄中英、金祖同、陈志良共五人,于5月26日,冒风雨抵淹考察,由江上梧、陈松茂、江毓荪三先生“指示一切”;第二次,卫先生与刘德明、陈志良三人,于10月26日抵淹再访,由江毓荪、姚廷桢、邱锡甫三先生负责“招待”。

  在内城基下,发现了文化层。绘制了淹城全图。此图,极有文化历史价值,如子城内,“设有‘淹城农业推广所’,主持一城内之农事”,路、城、河、岗、墩(头墩、肚墩、脚墩)、村(城内有城门口村、高阳村、下村、南边村、小村;城外有孟家村)、亭、古文化层,一一标出,方位明确,尤为可贵。及至20世纪末,淹城开发,迁村平地,今人却忽略了对淹城原貌缩影以备览。访古记,对淹城地貌地物,记载详实,如河之宽狭、深浅,“河水为死水,作蛙绿色,河底均系瓦砾,无软泥盖其上。”“外城河现养鱼十万尾,城内居民五六十户,多孟、窦二姓,俱业农。”惟对子城河,无记载,盖因其已淤塞,致忽略。城依水,水护城,不可能有子城,而外独无河。至上世纪50年代初,子城河犹是极低洼的水稻田,一眼就看出原应是河,疑被填没,种稻了。也许因此而使《奄城访古记》不受重视。子城河后被从中挖出的泥炭、树根所证实,应该是三城三河。不断修正缺失,是科学常规。

  访古记描述了留城。认为淹城、留城,都是“吴囚越质子处”,也是以讹传讹,存其说,而不必采信它。

  访古记对淹城遗址的古陶片,特别留意,描写细致。单陶之彩“泥”,有7种,加上涂红、外红内灰、外灰内红,就有10种。无釉彩陶最多,有釉彩者仅少数,断为大都是平民家常日用品,完整陶器极少。遗址内三四件石物,不会远于“新石器时代”。磁片,宋、元、明各代都有。还有“木炭甚多”。陶片等物出土最多处,“则在内城入口处的河边。”(作者对古淹城遭受地震的可能性,未予估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作者对淹城深层历史,“在未发掘前,不能贸然置答”。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