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反映了一座城市商业发展的历史,是城市传统商业文化繁荣发达的象征。据调查,常州老字号在鼎盛时期不下30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常州百年老街——南大街还云集了瑞和泰、老天泰茶叶店等10多家老字号,那时人们对老字号充满乡土情结。老字号响当当,群众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光鲜亮丽。然而,随着现代文明步伐的加快,群众小百货、老天泰茶叶店、老大房茶食店等老字号,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后来保留下来的瑞和泰、马复兴面馆、义隆素菜馆、常州糕团店等四五家老字号,虽老犹新也只是挂个招牌而已,许多以“老”字为代表的经营观念和传统也逐渐淡薄,这次江苏省商务厅公布的首批“江苏老字号”企业名单中,常州共有12家企业入选,位居省内第二,仅次于苏州。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市民心目中的“老字号”?我认为:并不是入选越多就是越有优势,对于创新后的老字号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生存,要不断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不断保留和改进技术工艺,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华老字号”是集我国几千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瑰宝。可以说,老字号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老字号不是古董和遗迹,它是一种经济活动实体,必然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常州许多老字号经过长期经营磨砺,形成了特殊工艺、严格质量控制方法、良好诚信传统和独树一帜的经营文化特色。这是宝贵财富,让群众信得过的。但是,个别老字号传统生产工艺不能与现代技术对接;形象老化,缺少活力与尊贵感,不能产生现代品牌应有的市场效应。在此状态下,虽挂着老字号的桂冠,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这仍是值得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