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常州觅渡记

时间:2016-07-07 10:38来源:未知 作者:马步升
公元二○一六年六月中旬之杪,文城又增文气,有数十文士自东南西北中雅集于此。所为者何,一是纪念瞿秋白就义八十一周年,一是纪念梁衡《觅渡》面世二十周年。

      常州乃江南文城,自古文士摩肩接踵,辉耀天下。公元二○一六年六月中旬之杪,文城又增文气,有数十文士自东南西北中雅集于此。所为者何,一是纪念瞿秋白就义八十一周年,一是纪念梁衡《觅渡》面世二十周年。八十又二十,恰合百岁之数,纪念复纪念,以伸不忘之意。

      觅渡,旧年庙沿河之石桥也。时过境迁,庙沿河已为宽阔大街,觅渡桥亦归于大化。世间风物,或以形体立于天地间,或以文字存留于史册中。此河此桥,已然化身为语焉不详的文字和渐趋模糊的记忆。十九世纪最后一年,瞿秋白生于常州。斯时也,常州世纪更替,百业转型,新兴者,令华夷侧目,衰落者,让壮士扼腕。秋白之家沦落之势已不可逆转,厕身家族祠堂以苦熬岁月。然,秋白乃天降文士,正是砥砺志节才学时候。庙沿河虽小河,挽一叶扁舟,即可游走天下,觅渡桥虽小桥,跨过桥去,便是大千世界。此际,秋白年齿尚少,而天下大势尽在指掌间也。

      常州地处湖滨平原,外无山河之险,内无金汤之固,向有纸城之喻。然,千百年来,曾横行天下之骄兵悍将,却屡屡折戟于常州城下,究属何因?答曰:铁人。纸城而铁人,铁人守护纸城,纸城即为铁城。然而不然。铁以坚著称,却为熔铸之物,既能熔铸,便可融化,是坚而不坚也。铁以一时一地为坚,人以顶天立地为坚,文以千秋百代为坚。以金石为坚者,多少坚城已为废墟,以文为坚者,纸城却为百代繁盛之坚城。泰伯开基,厘定常州格局,季子三让,奠基常州礼仪,复有延陵、晋陵、毗陵,代代踵迹先贤,而至于常州。世道虽繁复,常道是其大道,以常道守之,世道则如常。常州百业兴旺,富庶惠及九州,文脉昌耀,华彩润泽诸夏,世道更替无常,而常州执念如常,是为常州乎?

      一人守常道,是一人之常道,一城守常道,是一城之常道,天下守常道,方为人间永久之道。秋白之世,天下常道崩颓,秋白立志以一己之力挽之。一朝跨过觅渡桥,终生化为觅渡人。觅渡,觅渡,渡何处?静则著书立说,志在开启民智,动则奔走域内外,寻求兴国救民良策。其言论,一时耸动天下视听,其作为,而立之年即为中共领袖。觅渡得渡,此渡果真为天下之渡?脚下港汊支离,头顶乱云飞渡,一声枪响,觅渡无渡,秋白面对枪口,笑说:此地甚好。三十六岁生命,五百万言锦绣,“多余的话”从不多余,觅渡人魂归觅渡桥。秋白所觅之渡,实为渡天下人之渡也。

      又一个世纪更替,有北方文士梁衡者,南下常州寻觅秋白事迹,凡三往而三还,犹困顿于纷纭史乘间。有王荣泰者,常州雅士,为梁衡至交,忽一日,言及觅渡桥,梁衡因之文思泉涌,草成《觅渡,觅渡,渡何处?》,凡四千余言,一经面世,訇然洛阳纸贵,并受乡贤倾力赞襄,刻石立碑于瞿秋白纪念馆。此后二十年间,此文风行华夏,廊庙市井,凡有学堂处,必有诵读觅渡声。秋白生世,已百又一十七载,秋白离世,已足八十年,觅渡之文,行世亦满二十岁,而我大中华,国已非秋白生世离世之国,时已非梁衡作文之时。然,岁月无尽时,国运有变迁,常有觅渡人,方有得渡处。国之衰,衰于常道失守,国之兴,兴在常道得守。觅渡,觅渡,渡在常道也。国之常道,在于以民为本,人之常道,在于仁义存心。为国觅渡,为民觅渡,实乃秋白初心。而今,正当大国崛起之紧要关头,四方文士雅集常州,缅怀先贤功业,研讨觅渡义理,兴国兴民,本是文士常道。

      是为记。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