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陆涛声长篇小说《梨花梦》中的爱情简析

时间:2016-09-01 10:33来源:未知 作者:左 翼
让爱情与理性为伴 ——陆涛声长篇小说《梨花梦》中的爱情简析

      《梨花梦》是著名作家陆涛声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江南水乡年轻人创业、爱情和婚姻故事,是一部青春励志和现实主义爱情小说。作家通过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展现了苏南农村前期经济改革的面貌,反映了价值观剧变中青年农民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认识和选择……这些重大而又深刻的主要方面,已有几位论家评说。我则从作家描写的青年男女爱情婚姻角度,谈些自己的认识。

      小说女主人公陈玉姝和男主人公柯正华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玉姝既欣赏正华正直善良人品好,有责任感有担当,多才多艺积极阳光,也赞佩他有创业精神,能坚持正义不畏艰难,还帮助村里困难户脱贫。正华欣赏玉姝总能理解他的心思,坚定地支持他,还常安慰他疏解他的情绪,与他同理想共命运,他觉得只有玉姝能与他心灵相通。两人相知相惜,双方都清楚为什么爱对方,爱得刻骨铭心。他们如果结合,无论顺境逆境,都会不离不弃。只可惜玉姝父母羡慕年轻的乡副业办副主任杨志远有地位能赚大钱,能帮她家快速赚钱,极力反对玉姝与柯正华交往,力促她和杨志远结合,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

      而玉姝心地过于善良,对杨志远缺乏警惕,因他帮助她父亲销树苗救急而心生感激,对他言谈举止也产生良好印象,有一些好感,对正华的告诫就没在意。她和正华闹别扭时,中了杨志远的圈套,被他占有了身体。她非常痛悔,向柯正华坦白请求原谅,柯正华却一时接受不了不能谅解。玉姝迁就父母嫁给了杨志远。婚后她曾一度迷失,满足于优裕的生活,对杨志远百般迁就以维系婚姻。她对杨志远一直凭直感,被他的表象蒙蔽,最终忍无可忍而轻生。这都是没有理性思辨和认识造成的。

      玉姝经生死之劫离婚后吸取了惨痛教训,对待新结识的林家欣的感情便慎重、理智得多了。她接受林之前反复思考两人存在的各种差距,接受后依然处处谨慎对待,保持冷静持重。尤其是当林家欣当局长的父亲安排她进事业单位时,她更反复斟酌认真权衡,虽经一番犹豫,最终依旧选择了自己热爱且初见成效的服装事业,摆脱了对权力的依附,她以理智战胜了感情冲动的盲目性,坚持了自强自立,维护了尊严。

      村主任的女儿李亚娟也一直喜欢柯正华,但她对柯正华的爱是凭感觉,是对他的优秀和有出息产生的好感,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情怀与抱负,更没认识到他自尊自强的人格的宝贵,是跟着感觉走,带有盲目性。她天真地以父亲的权力可以佑护他创业为资本,想以此换取他的爱,实际上是单纯不成熟的,也是盲目和肤浅的,是对真爱缺乏理性认识的典型。

      正华对亚娟的纯朴、诚实、善良也有好感,一度感动于她的真诚和执着,但他不愿做权力的“公媳妇”,最终作出了理智的选择。假如两人结合,亚娟即使会对正华百依百顺,两人心灵也很难沟通。在原则问题上,她也会因为好心而惹恼他,会随时发生矛盾,两人的精神也要经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小说还侧面描写了小百灵和柯耀华的爱情。两人互有好感,但因小百灵客观条件与耀华存在差距,耀华犹豫不决。小百灵勤奋好学,以自强上进缩小与耀华之间的差距,耀华终于接受了她。小百灵对耀华的追求,是理性地认识到两人心灵和精神上有根本共同点,他们日后爱情、婚姻都会相对牢固和持久。

      年轻男女在选择爱人时,切忌单凭眼缘凭感觉而浅薄盲目,更忌羡财慕位而失去理性。理性的核心是:明白爱对方的什么,长期生活能否心相连而长久恩爱,遇到挫折时能否同舟共济勇于共担当;应在客观条件之外,多深入观察对方的人品德行及具备的素养和内涵。不要过分相信激情拥抱时的山盟海誓,更要避免热恋时的冲动行为。一时的盲目冲动,可能会给心灵留下永久的创伤而遗恨终身。

      没有理性陪伴的爱情盲目缺少方向,不是真正的爱情。缺少理性分辨的婚姻,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台词中所说:“就像火吻火药,在狂暴里产生也将在狂暴里结束。”作家通过这几个人的爱情描写,提醒年轻人:“只有相互真正理解心灵相通,那种最高形式的爱,味儿才浓烈、醇厚、丰富,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否则,便只能是低俗的原始刺激。”作家在小说中写了柯正华的感悟:“这世上,绝大多数人择偶只有共性评价,大都缺少个性的具体的分辨,相处时注重感性,难有心灵与心灵的沟通,难有灵魂深层的契合;不少人相信那种‘爱不需要理由’的理论,否定理性分辨,单凭盲目的感觉和狂热的冲动,才会有许多靠‘亲情’维系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又长期承受着伤痛,甚至会‘相处好,共处难’而婚姻破裂。”因此劝诫人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情爱观和婚姻观,不要满足于直观感觉,要发现支配事物发展方向的隐蔽的本质部分;情感需要与理性为伴,家庭才可能牢固和幸福。

      读完小说,掩卷回味,感觉作家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宽容谅解,关切女性命运,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做温暖的教诲。我猜想,正华的情感或许就有作家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想,很多男人修炼一辈子也不会达到这种境界。作者把经验和认识写进小说,是对年轻读者的殷切希望,是怀有大爱。这部小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与读者的心灵进行深入交流,并作引导与规劝,正体现了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