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从东坡诗看他的生活态度(四)

时间:2016-12-03 09:58来源:未知 作者:金 水
四、诗酒流连

      东坡学问丰瞻,才华过人,在当时就名动天下,加之性格旷放,一生交游极为广阔,因此诗酒应酬非常多,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几首,这里再罗列几首,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状态。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画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鋩。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看题目可知,这是他在郭祥正家饮酒,醉后在人家墙壁上画竹石,郭祥正赠诗感谢,并且送他两柄古铜剑。从这可看出东坡的率性,以及朋友对他的爱戴。

      起四句画壁原因:酒后肝肺中生出竹子石头,实在控制不住,只好挥洒到你家墙壁上。随后笔锋跳开,转而写从前醉画遭遇,在别处多次因为画壁遭骂,可见他是惯犯,但是这次的主人郭祥正不但不生气,还非常高兴,诗思跌宕。然后跳过郭祥正赠诗赠剑过程,直接写赠剑以后:“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鋩。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四句一泻而下气势纵横,通篇空灵跳脱。醉酒本是糗事,都怕人说,东坡自己写来,毫不避讳,非胸怀磊落者难到,关键是他写得痛快淋漓,令人反而羡慕他醉酒。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

      小圃阴阴遍洒尘,方塘潋潋欲生纹。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

      到朋友家喝酒,沿途小雨洒尘,水塘潋滟,东坡因此到席上对歌者开玩笑;正麻烦仙人来行雨,你的歌声可不要响遏行云。然后说怎么能对着美女不喝酒呢,不但要喝,还要写诗开你们玩笑。也许这次太尽兴,喝醉了,第二天回忆席上情境,只有雨声还在。诗很随意,但是极为工整,甚至首联都对仗,气韵却非常流畅,尤其三四句以眼前小雨开玩笑,机智风趣之态非常人可比。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江上飞云来北固,槛前修竹忆南屏。六朝兴废余丘垄,空使奸雄笑宁馨。

      平山堂在扬州,欧阳修所建,因为可以平视江南诸山,所以叫平山堂。当时有个王居卿在此赋诗,东坡以此作答。首句以风流倜傥的山简比喻王居卿。二句以不醉也狂的次公自比,可见双方情志相投,都是疏放一类人物。所以三句说人面如酒。第四句更奇,山色为了我们而分外的青,狂在言外。江上的白云从对岸北固山飞来,又因为堂下的竹子回忆起杭州南屏。笔触开阔,使人慨叹其人胸次之广,不仅如此,他又从这些山川想到历史,自身所在的扬州、对岸的北固山、回忆中的杭州南屏,都是六朝繁华地,但是那些繁华遗迹如今只剩下丘垄,徒使奸雄遗笑。随意的应酬居然写得如此丰富;从双方性情到酒场、再到周围山川、六朝历史、古今感慨,通篇轻松自然,毫不吃力。诗的特点就是这样,心胸有多宽诗就有多宽,见识有多高诗境就有多高,丝毫无法作假。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首句孟嘉高会时没察觉到自己帽子掉了,桓温企图嘲笑,但因为见他气度风雅没好意思,反而捡起帽子给他戴上的典故。二句是徐邈违禁喝酒,自称中圣人,巧妙躲过曹孟德处罚的典故。东坡这次参加酒会,在座有两个不饮酒的人,分别姓徐,姓孟,所以他用一个徐家一个孟家的典故开玩笑。

      大意是说孟嘉酒后落帽桓温嘲笑不成,徐邈狂言掩盖醉酒消除孟德疑心。你俩不喝酒未知其趣,我现在给你俩说。孟嘉是风流自有高人识,徐邈是性情通介不肯尊禁酒令。他们二位若是在天有灵应该高兴,因为子孙后代中有你们二位独醒的人。

      诗第五句接第一句,第六句接第二句,一三联说古,二四联说今,章法奇特。游戏之作写到这样,直是胸中奇趣使然。

      赵成伯家有姝丽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谨依元韵以当一笑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莫嫌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敢言才。

      看题目可知,这是东坡到赵成伯家赴宴,知道主人家有佳丽,而且是自己同乡,但是不肯出来陪酒,只在里间吟春雪诗助兴,因此当场赋诗调侃。

     诗对姝丽说你根本不开门,我们怎能看到你的梅花桩,试问在里面诵诗,怎么比得上出来喝几杯,不要嫌弃我们年长,须知长者也愿与佳人共回。最后说虽然知道你如当年卓文君一样躲在后面,但是我不会像梁园赋客司马相如那样琴挑引诱。因为这位姝丽是东坡老乡,也是四川人,所以东坡用四川的典故。

      宋代官员待遇很高,家里都有歌伎,诗酒宴饮很多,因为知道主人家有美女,为引她出来陪酒即席赋诗,随手之作笔法精严,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也可见当时社会环境的宽松,结尾反用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故事,很有分寸,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