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先贤祠与官本位

时间:2018-05-29 09:05来源:未知 作者:安文
关于地域历史文化主流,多年前我曾概括:苏州士本位,重知识;无锡商本位,重效益;常州官本位,重读书做官。这里举先贤祠例谈谈常州官本位观念。

     关于地域历史文化主流,多年前我曾概括:苏州士本位,重知识;无锡商本位,重效益;常州官本位,重读书做官。这里举先贤祠例谈谈常州官本位观念。

     明万历年间,常州府在今局前街小学东南角、原龙城书院故址建先贤祠,定季札以下69位为常州府属8县常州先贤。后增至泰伯以下百人,原高玑、谢应芳、朱昱三个“布衣”被撤,苏轼、杨时等外籍官员名人入选。清同治年间重修先贤祠,明未最后一位状元杨廷鉴位第97位,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诗嘲:贤字须教认得真,忠臣两字写分明,自从静老归祠后,不写忠臣写又臣,而曾为明朝举人,后为清第一个状元,同是“又臣”,又是杨的邻居和连襟的吕宫,却颇受追捧。原因无非是杨曾在李自成农民政权做过事,被认为大逆不道,而吕宫为当朝服务,无人敢讥其“又臣”而已。同时,杨是前朝状元,已经是死老虎,但骂无妨,而吕宫则倍受顺治和孝庄皇太后青睐,骂了可能遭文字狱惩罚罢了。,

     其实,吕并未为常州做过什么,以致虽累官至弘文院大学士一品官,权倾朝野,“里人竟不知有相国矣”。而杨轻财好施,乐善不倦,为常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常州民间口碑很好。如明末清初由于战争破坏,常州府学、县学停办,学舍颓废,杨发起募捐,将常州府学、县学修缮一新,使学生能正常入学。1661年常州大旱,饥民饿莩盈路,杨提议知府设粥厂多处,城设寺院空地,乡设里社公所,还亲授救灾方法防拥挤脱漏,1662年春至夏共150天,“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在京常州籍官员都赞诵他为活佛度世、山中宰相。而杨为此“殚精耗神,筋疲力竭,不可复支”,1665年正月病逝,去世之日,常州城“里巷息舂,一郡罢市,儿童妇女野哭巷祭,即舟帆过我武进莫不太息坠泪”。可见,百姓心里有杆秤,与那些只看官府脸色的迂腐文人相比,还是有良心的。杨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没有为崇祯殉葬,给李自成农民政权做事,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盛宣怀编延陵先贤著作集,将两人一视同仁,还是比较客观的。

     另外,无锡人说常州府先贤祠设在无锡学宫,宋朝就有了,虽然常州文史学者吴之光先生对此作过专门调查研究,认为常州是府、无锡是县,这先贤祠当然在常州,怎么会跑到无锡去呢?但由于当今领导没有表态,常州文人也就含糊其辞了。其实,无锡在宋朝蒋重珍中状元后,于学前街学宫东南建的是状元坊,无锡学宫《无锡县学新建九先生祠堂记》载,上有陆九渊、尤袤、喻樗、蒋重珍等九人事迹,以后凡无锡元魁、鼎甲都列名在上,如一榜九进士、三科六解元等,成为无锡科举功名坊,同样是常州重视人才的表现,但其并无泰伯、季札、苏轼等先贤,与明清常州府先贤祠是两回事,我们不能因为官本位观念而混为一谈。

      官本位观念是常州文化的特色之一,其与同属常州府的无锡商本位观念融合,没什么不好,但作为专家学者,看官员脸色说话办事,就不尊重科学,容易误事,还是值得自省的。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