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八年(1529),上半年唐荆川参加礼部会试夺得第一名会先,下午年参加殿试又以传胪高中进士,还没有来得及做官,因母亲病故回家丁忧三年。嘉靖十一年(1532),应诏赴京授翰林院编修,因受小人暗算回乡,做官还未满一年。嘉靖十八年(1539)再次起用,与罗洪先、赵时春两人“三翰林”上书要求朝太子得罪皇帝,非但官没有做成,还带着嘉靖皇帝“永不叙用”的批复回乡,直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因倭患严重扰,众大臣上书多达50多件要求皇上让荆川复出带兵上阵抗倭。众大臣称他“学以圣贤为本,道以经济自明,主朝著赛谔正直之风,居乡有廉静无求之节,乾坤不可无此正气,天地不可无此正人。”在众大臣纷纷举荐的誉论压力下,加上东南沿海倭患确实严重,嘉靖帝才又勉强起用他。先派他去查巡北方边防,接着让他到东南沿海抗倭。但是他已身患重病,只一年时间已不能再战,这一年是立了功,嘉靖帝就让他去代凤阳巡抚。凤阳地方不大,也很穷困,只因它是朱元璋的家乡,故级别很高,行政长官为巡抚一级。唐荆川不听家属的劝告,硬撑病体去凤阳上任,但船只到泰州羌堰,他就去世了。这时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初一日,终年只53岁。这一次“做官”也不倒两年,加上嘉靖九年那一年不到四年的时间,唐荆川一生做官总共才三个年头。实际上只两年左右时间。(文/朱达明 朱剑虹)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