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名僧冶开中兴天宁寺

时间:2013-05-10 14:39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肖飞
近代名僧冶开(1852—1922年)被称为天宁寺的中兴祖师。冶开 20岁拜定念为师,后又到镇江等地寺院潜心修行多年,1890年回常州天宁寺任方丈。

     

       据记载,唐代贞观、永徽年间(627年--655年),禅宗牛头禅初祖法融禅师,因山中僧人无食,来家乡常州募化斋粮时“筑室十余楹”, 供僧人楼身,为开山之始。天复年间(公元901-904年)维亢禅师途经常州,听说法融禅师的旧事,就“施舍利,卜寺址”正式建寺,起名为“广福寺”。

        唐末,淮南节度史杨行密将此改名为“齐云寺”,并称维亢禅师为齐云长老。南唐保大年间,又建七层宝塔。宋朝始,寺中法令极盛,寺志中有 “法会之盛闻于遐迩,庄严妙胜,甲于东南”之记载。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皇帝下诏书,命令全国各州郡都要建崇宁寺,遂易齐云寺为“万寿崇宁寺”,赐塔为“慈云”。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皇帝又下诏改为“天宁寺”。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又改名为“报恩广孝寺”;不久,改为“光孝寺”。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皇帝为纪念死在金国的徽宗皇帝,下诏改“光孝寺”为“崇奉徽庙道场”。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仍复称天宁寺,沿袭至今。

        在这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天宁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达5次。五代时,南唐与吴国战争寺院遭毁灭;宋元战争时,寺院也在劫难逃。明代宣德六年(1431年)有净因禅师在此大兴土木扩建天宁寺,明代徐问在《重修天宁寺记》里说“天宁寺据三吴上游之胜,屹为东南第一丛林”。太平天国战争中,寺院几乎化为灰烬。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在真嵩禅师、清如禅师、冶开禅师主持下经过近40年时间先后修建的。

       近代名僧冶开(1852—1922年)被称为天宁寺的中兴祖师。冶开 20岁拜定念为师,后又到镇江等地寺院潜心修行多年,1890年回常州天宁寺任方丈。这时,天宁寺因遭兵燹尚未恢复旧观,冶开就四处募资,历时十几年,先后修复了天王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及罗汉殿堂等8殿25堂24楼,殿宇嵯峨,僧舍连云,多达600余间,比以前更为壮观。寺田由原来1500亩增加到8600亩,地基之广,殿宇之高,佛像之庄严,僧众之多,当时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东南禅宗四大丛林”,也使天宁寺成为“东南第一丛林”的佛教重地,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1920年春,冶开法师在天宁寺开坛传戒,受戒的信徒达15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寺内设“毗陵刻经处”,共刻有大小乘经论774部2649卷。天宁寺还热心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修桥补路、赈济灾民、捐资办学和植树造林等受到社会好评。文革期间寺院佛像全部被毁。

       1981年1月,常州市政府决定对天宁寺进行“修复如故,恢复原貌”的修复,并作为佛教活动场。历时5年多时间,重塑了各种佛像,新铸了各种法器。1996年新建了山门殿、三宝殿、素菜馆等,使千年古刹重现了当年“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的盛景。2001年4月12日,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文/肖飞)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