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刘国钧职工教育的实践

时间:2014-05-13 12:03来源:未知 作者:毕鉴忠
1942年5月在安达纱厂职员会上,刘国钧说:“本人对职工的教育训练向来极重视,极力推行。中国向来公认学问是无止境的,做到老,学不了。所以中国人的教育是一生一世的教育。”

 

 

      1942年5月在安达纱厂职员会上,刘国钧说:“本人对职工的教育训练向来极重视,极力推行。中国向来公认学问是无止境的,做到老,学不了。所以中国人的教育是一生一世的教育。”

  刘国钧进行了在今天看来是学习型工厂建设的实践。“我们希望本公司的各个工厂,都能做到学校化:厂长如同校长,人事科长如同教导主任,考工主任如同主任教员,领班如同一班一级的教员,每月成绩考察表等于学生成绩单……唯能如此办法,本公司将来才可以有一点希望。”对于职工教育的内容、方法,刘国钧提出:关于工人教育,以前本厂只有夜课,以后需再恢复晨课,以免工人因调班而停课。课程方面,除国语、算术、公民等,关于工作法、厂规等项也应经常加以讲解,劝令遵守。此项材料似不甚多,但可常常更换说法,多多例举事实作为例证,便不致感觉枯燥无味。刘国钧认为“标语、格言,对于工人的精神上亦很有影响,应时常悬贴”。在他的工厂里,“以天理、人情、国法处事,真心诚意待人”、“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每天勤学一小时,积五年虽愚亦智”等标语、格言随处可见,他提出“忠信笃敬”为《厂训》,带头唱“提倡国货,对外竞争。出品力求精,成本力求轻”的《厂歌》,鼓励工人努力生产为厂争光,创办《励进月刊》,并亲自写文章。印发《格言联璧》要大家奉为座右铭,他组织研究会,每月一次,鼓励大家发表心得体会建议。此外,建“功德堂”、子女顶替等都是刘国钧匠心独具的企业文化创举。

  作于1944年的《扩充纱锭计划刍议》,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刘国钧在八个方面对扩大中国纺织工业提出战略性建议,其中第六方面,他专门论述了纺织人才的教育培养。建议在大学中设纺织系,建纺织专门学校,选派优秀纺织人才出国留学,对技术工人脱产轮训。刘国钧减少工作时间、加长训练时间的主张,以及储备人才强制培训的方法,现代企业依然在用。他重视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从日本买回来的旧印花机,横也开不出,竖也印不好,为了这部印花机,刘国钧废寝忘食几乎发了疯。后来,他扮作小工,混入上海的印染厂,偷学了关键技术,才把机器调试好,投入运行。所以,刘国钧对职工教育决心非常坚定,他说“在训练人才进展过程中,须能不惜牺牲,努力推进,以应需要”。

  刘国钧有举办职业教育的强烈心愿。1956年,他回老家靖江视察教育,同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考察报告《岁岁年年人不同》。其中,关于教育他是这样写的:“靖江教育的发展,使我这个幼年遭受过失学痛苦的人,特别感到兴奋。农村扫盲运动的开展,成绩也是惊人的。”一位教师在乡里办一个初中补习班并担负扫盲,成绩很好,群众要求他添办一个班,但是没有教室,刘国钧当即捐500元造教室:“我认为有这样好的人民教师是难能可贵的,这种方法很好,离市较远的小乡镇学生,一面可以补习文化,一面也不减少当地的劳动力,而且是轻而易举,容易普及,是值得表扬和提倡的。”

  刘国钧担任南通学院(前身是中国第一所纺织技术教育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校董,大成公司成为该校纺织科实习基地,并成功引进张一飞、缪甲三等人才。他担任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校董,出钱出力,十分热心,并为该校毕业生题词:“积缕成布,业勤则精,学以致用,衣被苍生”。新中国成立初,刘国钧积极倡议筹建常州纺织学院,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办成。1962年,他捐10万元创立民办常州勤业机电学校,即后来的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刘国钧办职业学校的梦想身后由其子女实现,女儿刘璧如、女婿查济民、幼子刘汉良等亲属捐赠110万美元作基金,每年的利息资助办常州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现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