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文学家、舆地学家、方志学家李兆洛

时间:2015-01-23 13:53来源:未知 作者:武进档案馆
李兆洛(1769—1841),字绅琦,后改申耆,号养一,阳湖县大宁乡三河里人。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授安徽凤台知县。清代文学家、舆地学家、方志学家。

      李兆洛(1769—1841),字绅琦,后改申耆,号养一,阳湖县大宁乡三河里人。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授安徽凤台知县。清代文学家、舆地学家、方志学家。

  李兆洛出生在阳湖县大宁乡三河里永丰桥西首一户书香门第。嘉庆九年(1804年),李兆洛夺魁成“江南名解元”。次年会试中进士,授职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官。学习三年后散馆时朝考获一等第七,被朝廷授安徽凤台知县。嘉庆十三年冬,李兆洛到安徽凤台县上任。

  李兆洛上任伊始,遍历全县,亲临全县各地作调查研究,详察地形土脉、村落疏密、人口多寡、田块大小、土地肥瘠、山川形势、河渠通塞、堰闸修废以及耕作制度、民间风俗等等。通过深入了解,他认为问题出在“吏治不兴,水利不修”等方面。他列出了五大议题:地利宜讲求;读书宜鼓舞;保甲宜举行;志书宜纂修;名胜宜兴复。他还召集当地绅士名人商讨兴修事宜,制订治理方案。

  在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基础上,李兆洛又着手整治社会治安,解决盗匪问题。他效法龚遂治盗必先劝耕的做法,常骑马率健壮衙役去四乡巡查,出其不意地抓获一两个盗匪头目,回衙后用良言劝导,促其自新,择其中讲义气、性豪爽的人留充衙役,教他们做匪盗的绥抚工作,实行“以盗制盗”。经几年整治,凤台匪盗敛迹,邑境大治,实现了他“买犊教耕”的夙愿。

  李兆洛编纂《凤台县志》告成的嘉庆十九年(1814年),其父徵兰逝世,兆洛再三辞官,由于官事羁留,直到嘉庆二十一年才返里居丧葬父,从此告别政坛。从嘉庆二十一年起,李兆洛先后应聘主讲怀远县真儒书院、合肥敬敷书院,去合肥、广州为巡抚康绍镛家里做家庭教师,执教之余,还为康巡抚校刻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校刊张惠言的经学著作,并编选《骈体文钞》。道光元年(1821年)返里,道光三年应聘去江阴暨阳书院任山长、主讲席。由于他博古通今,声名远播,各地好学之士纷纷慕名前来就读,请业问学者络绎不绝,“四方文士舣舟问学者无虚日”。李兆洛根据学生的根底志趣,因材施教,乐而忘倦。他还定时亲往各室督察,晚饭后齐集学轩庭中,座谈学业,到深夜方散。批改课卷从不草率。师生终年同桌用餐,从不备私菜。李兆洛主讲暨阳书院20年,深受江阴人士爱戴。他的门生薛子衡在《李养一先生行状》中说:“暨阳科第之盛,倍于往昔。治经术、通音韵、习诂训、订舆图、考天官历术及成学治古文辞者辈出,皆先生所授也。”无怪乎桐城著名学者姚莹盛赞李兆洛:“东南讲席,唯先生一人而已。”讲学之余,李兆洛还特别关心桑梓农田水利等民生事业。道光八年,李兆洛写信给两江总督陶澎,倡修武进孟河。后来还倡修了黄天荡、马家圩、芙蓉圩,为地方造福。

  李兆洛治学坚持“学以致用”,不遗余力地校刊多种文献,如《邹道乡先生集》、《旧言集》、《江干香草集》等数十种,还校刊顾炎武的《日知录》、胡承诺的《绎志》等名著。编著了《历代地理韵编》、《历代地理沿革图》、《皇朝一统舆地图》等。然而,他自己所作诗文,不肯留稿,也不编刊诗文集。传世的《养一斋文集》20卷、《养一斋诗集》4卷,还是他逝世后由门生收集其遗作编刊而成。同代人魏源在《武进李申耆先生传》中说:“李先生学无不窥,莫测其际,近代通儒,一人而已。”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