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吊唁校董菊溪先生

时间:2015-04-05 17:30来源:未知 作者:张一农
我在培熙小学读书时,曾得到徐菊溪先生的资助。他百年后,我有幸参加了吊唁活动,留下了一段感恩在心的记忆。

      我在培熙小学读书时,曾得到徐菊溪先生的资助。他百年后,我有幸参加了吊唁活动,留下了一段感恩在心的记忆。

  坐落在青山桥西后湾街(今西上园)的私立培熙小学,是一所完小,由木业巨子徐铁庵(1878年-1947年,名菊溪)创办。他19岁即子承父业,开设永丰盛木行,社会地位随着其财富积累而不断提高,从木业同业公会会长,到1926年被推举为武进县商会会董和常务委员之职。他出入有包车,常与达官贵人交往,是常州市面上的闻达之人。但他毕竟是普通商人出身,虽精于经营之道,可要与官场中的上层人物交往,就自感学识浅薄,难以应对。

  徐菊溪在接受了许多新思想后,感到要振兴商业,还需要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来支撑。于是,慨然出资创办了以其父名“培熙”为校名的小学。他联合其他热心人士共同捐资,成立校董会,并被推举为董事长,承担收支缺额的全部资金。

  “培熙”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子弟,给予减免缴费。我有姐妹弟弟6人,父亲一人负担很重,给我上学,深感囊中羞涩。经人出面说合证明,给我减半缴费入学,一直读到小学毕业。

  1947年春,菊溪先生溘然长辞。当时我是学生自治会会长,在校长谈介正、教导主任薛博望、训育主任陈兆藩诸先生的率领下,包括全校各班品学兼优的代表共十多人,前往化龙巷十子街徐府吊唁徐校董。

  常武地区的大户人家办丧事,在出殡前接待亲友前来吊唁的仪式,称做“开吊”。石库大门、黛瓦粉墙、长格花窗的徐府甚是气派,门前车水马龙,大门两旁高悬着黑色布球,门楣上挂着两个白灯笼,厅上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灵堂壁上挂满绸幛和挽联。灵台上方挂着徐先生的大幅遗像,长眉方脸,慈相善目。我们在校长先生的带领下,每人左臂佩黑纱,胸前别一朵小白花,上前向徐先生行鞠躬之礼,站在灵台左侧的徐家次子渭成先生对我们鞠躬还礼。厅堂内虽然人头济济,但大家神情肃穆。只听得“六书班”奏出低沉悲哀的国乐曲调。礼毕,当即有人来引领我们坐席吃丧饭。由厨师烹制的荤素菜肴摆满一桌,我生平第一次见识这样考究的筵席。

  饭毕,谈校长即向渭成先生告辞。培熙小学师生前来吊唁,对徐家来说是一种哀荣。行至大门口,还给每位学生赠送了一打铅笔,以示勉励和谢意。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