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明代学者、藏书家薛应旂

时间:2015-06-17 11:42来源:武进档案馆 作者:DY
薛应旂(1500—1575),字仲常,号方山。明代学者、藏书家。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因对严嵩不满,被贬为建昌通判、浙江提学副使。

      薛应旂(1500—1575),字仲常,号方山。明代学者、藏书家。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因对严嵩不满,被贬为建昌通判、浙江提学副使。归里后,家居二十余年,专事著述,家富图籍。

  嘉靖十四年(1535),薛应旂进士,首任浙江慈溪知县。到任两月,闲暇时就召集一批儒生讲学。府尹郑威对此不满,二人发生矛盾。薛应旂以身体欠佳为由,数次上疏请改教职,于是改授江西九江府儒学教授。

  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曾邀薛应旂入内帘主考乡试,事峻回九江。抚台胡浦、南岳提学徐少湖发文请薛方山署白鹿书院,其间各郡诸生群集书院,畅所欲言,学术气氛浓厚。巡抚胡岳、巡按陈蒲津等先后专疏,荐举薛应旂,薛应旂于嘉靖十八年(1539)擢升南京考功清吏司主事。嘉靖二十二年(1543),调吏部升授本部稽勋司郎中。嘉靖二十三年又调任考功清吏司郎中。嘉靖二十四年(1545),奉例考察南京五品以下官员。

  薛应旂一生坎坷,早年因得罪严嵩,屡遭迫害,最终被革职、除功名。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游震等人的帮助下,薛应旂官复原职。是年五月十五日,皇帝诰敕褒奖薛应旂,并授其为“承德郎”、封夫人冯氏为安人。吏部随即升薛应旂任刑部陕西司员外郎。

  嘉靖二十九年(1550),薛应旂补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再升精膳司郎中。其间,翰林李春芳、主事王之诰等经常请薛方山到灵济宫讲学。

  是年十月,吏部提议薛应旂擢南京五品堂官,因严嵩嫉恨,不愿他在京城为官,正好浙江按察司缺提学副使一职,吏部原已提议将佥事范惟一赴任,于是改由薛应旂赴浙江补缺。朝廷敕命,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提学道,敕曰:“自古帝王治天下者,率以兴学育才为首务,而学校之兴废,人才之盛衰,治道之隆替系焉,此盖已然之明验也。今特命尔往浙江巡视提督更府州学、儒学。儿其钦哉夫,总理一方学政是即一方之表率也。”

  嘉靖帝可谓识人恰当,对薛应旂抱有期望。薛应旂到任后,矢心竭力,巡历岁考、科举各一次,学子们对他评价颇高。但是,严嵩对薛应旂的迫害始终未断,薛方山再次休官在家。

  薛应旂再度出山,调任陕西鄜州(今富县)兵备副使、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延(安)绥(德)兵备道。陕西巡抚王孝泉钦佩薛应旂的学识,在榆林设立学馆,请其主持讲学,薛应旂集合诸生讲学于榆林。总制贾樵村得悉后,又在固原设立学馆,力邀薛应旂讲学于此。

  薛应旂因仵严嵩一事,已经二起二落,年近花甲的他,始终笼罩在此事的阴影之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吏部考功司郎中万寀密受严嵩之意,以种种理由将薛方山再度罢归回乡。

  薛应旂回籍后,一批常州学子拜其门下,其中有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和自己两个孙子薛敷政、薛敷教,四人年龄相仿,时近十几。由于方山先生的栽培,万历年间,四人皆中进士。

  隆庆三年(1569),方山年已七十,严嵩父子也倒台多年,于是疏奏陈情,乞恩俯赐昭恤,以明出处。后蒙恩诏改“致仕”。万历三年(1575),卒,享年七十五岁。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