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常州初秋,黄叶飘零,玉露生寒。著名版画家、版画理论家、中国现代版画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国石拓版画创始人——魏华邦先生,带着对生活,对艺术,对学生、朋友、家人的无限眷恋,静静地走了。 魏华邦先生是一位勤奋执着、个性鲜明的艺术家,是一位为艺术献身、对艺术无限忠诚的艺术大师,艺术是他的精神所在和生命所在。他60年从艺生涯,创作了许许多多充满生活情趣与精神内涵的新型版画,为我国版画材质技艺的创新与对版画概念的延展及版画品质的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生前他把自己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分别捐赠了海内外的艺术机构。“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他所留下的作品不只是艺术和价值,更多的是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一种精神。 一生耕耘,一生奉献 魏华邦先生,193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建筑设计世家,其父亲很希望他能继承衣钵。但是天意难违,魏华邦先生最终还是选择了美术创作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走过了60年从艺生涯,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孜孜以求探索艺术规律,一以贯之求真、求善、求美,佳作无数,硕果累累,誉满海内外。 魏华邦先生1953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被分配至省立常州中学任教,后调至常州日报社任美术编辑,历任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常州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版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于20世纪80年代即以水印版画《小夜曲》轰动版画界,奠定了他在全国版画界的地位。在水印木刻的启发下,他在国内版画领域首创了“水印石拓”技法,以天然石头为媒,直接拓印,利用天然的石头纹理作画,创作出了美妙无穷的石拓版画,从而名闻遐迩。1985年,其水印石拓《净土系列》被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入选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展”。1996年魏华邦被中国版画画家协会评为“中国优秀版画家”,并被授予“鲁迅版画奖”。之后,魏华邦先生创新思维迸发,又接二连三,开创了“涤纶薄膜版画”、“黑底纸版画”、“孔板拉印版画”等新技法。一时,魏氏版画风靡海内外,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家展览纷纷邀请魏华邦参展,其中多幅作品被日本国家美术馆收藏,多幅作品被美国、法国等著名大学收藏。 “我爱常州,常州对我有恩!”魏华邦先生自大学毕业分配到常州,便在常州生活60余年,每每提起常州,魏华邦总深情款款地如是说。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魏华邦毅然将自己的60幅作品无偿捐献给常州博物馆,这是常州博物馆继谢稚柳、刘国钧之后获赠的又一位艺术大家的珍品。 “魏华邦将这么多作品无偿捐给社会,这在常州博物馆历史上从未有过,他的赤子情怀,实属难得。”时任常州博物馆馆长的陈丽华十分感动地说。魏华邦十分淡然,谦虚地笑着回答道:“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是常州人民和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培育了我,我这只是一次感恩的奉献!” 曾有人出高价向他购买,他丝毫不被诱惑,决意把生平最优秀的精品力作无偿捐了出来。这不仅为国家留下了一笔价值不可估量的艺术财富,更是为人们留下他的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高尚情操。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常州有第一辆公交车时,魏华邦及时素描了这一场景,随即发表在常州报上。之后便连续发表了几十幅美术作品,一时,以署名“委青”的木刻版画作品风行常州。在创作稍有成就时,魏华邦不沾沾自喜,而是投入到传艺育人中去。在报社领导支持下,开办美术培训班,培养党报美术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为通讯员上课,不计报酬,不求回报,连续几年办培训班,为常柴厂、戚机厂等企业培育了300多名党报美术通讯员。 巍巍华邦,天道酬勤。魏华邦先生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默默地耕耘着,从不张扬,常州城里诸多大型壁画均出自他手,如市规划馆、图书馆的壁画,他都爬上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亲力亲为。 2005年,中国剪报社为瞿秋白纪念馆捐赠巨型“觅渡碑”,碑料是安徽繁昌青石,约有10米长,3米多高,捐赠方要求碑形的设计如秋白就义地长汀罗汉岭山峦起伏。遂请魏华邦来帮助,他不顾古稀高龄,顶着烈日爬上石碑手绘大样,关键部位亲自动手用锤子精雕细琢,令现场施工人员感动万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术创作,从水印木刻到水印纸板,再到水印石拓,不断追求自我突破,求新求变,不断探索与创新;他在吸收中国古代版画传统的同时,借鉴西方版画技巧,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魏氏风格的版画艺术。 上世纪80年代,他已获得了版画领域的不少美誉和成就,“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世上万物无时不在变化运动之中,他认为从事艺术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创新不止,创作不断。 一次机缘巧合,魏华邦被石头之美所触动,从而萌生了取石为媒介之灵感。触目会心,取石为版,就势取形,按形求法,据形取意,以石寄情,利用天工,求其天趣。1985年他开始尝试以石为媒介的石拓版画,并创作了一批石拓版画作品。 选择天然石头为版画媒材,是石拓版画的一大特点。石拓版画的审美价值在于借石头的自然美来表达作者对宇宙、对人生的感受,并用这种主体心境唤起人类最深切的同情与共鸣。这一点正是构成艺术品的生命所在。天趣、力度、石味、水味、韵味构成了石拓版画的艺术个性。魏华邦在发现了有审美价值的石头之后,在版画艺术的特点以及其艺术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表达自己意念的创作活动,技术由此上升为艺术。他说,即兴创作是石拓版画的创作方法,通过想象力实现作者精神的升华而形成心灵深处真情实感的艺术形象;而人与自然的通达和谐,则是石拓版画追求的境界。艺术家在人类亲近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着艺术的真谛。 魏华邦在石拓版画的创作实践中,把大自然的气质和中华民族的气概融合在一起来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以石头之自然美、天趣寄托心中之真“情”,又力求以这种“情”折射出中华民族之“气”。魏华邦说,“对民族土壤中古代传统艺术的强烈共鸣,使我在现代版画创作中明确了方向,终于找到了探求表达民族精神的艺术语言——石拓版画”。而表现这种精神的艺术语言是:以最少的加工揭示深刻的内涵,充分发挥石头的自然天趣,去表现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象。 江苏版画院前院长张新予在评述魏华邦版画艺术的创作道路及其特点时写道:水印石拓版画以石头为媒介,比用木用纸更能表达他的情感,这是表达其个性的独特语言;他在版画创作上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艺术特色、独创性和作品内涵,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而艰苦的忘我劳动。 在这一新的路径上,他像一位奇妙的魔术师,“浓妆淡抹总相宜”,把夹层宣纸喷湿在具有丰富“肌理”和审美“情趣”的石块上,不经意间,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美丽图画就呈现在你我面前。 皑皑白雪象征着纯净真诚,寄托着对净化的愿望的《净土系列》,是对社会丑恶、腐败的鞭挞,华邦以此表达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对净化心灵、修炼人格境界的执着;气势磅礴、江水滔滔的《大江东去》,那种“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然气度与博大胸怀,不正是华邦兄的真实写照吗?喻示着人生道路上探索未知世界的永无止境,山石俱下,幽谧深邃的《无尽》,不正是华邦先生在版画艺术领域中,不断苦苦求索的最好见证吗? 还有跌宕起伏的《地球旋律》,绵延而伸的《金色高原》,喷薄而下的《百道清泉入涧流》,烟波浩渺的《黄海朝晖》,融合刚柔相济和美的意蕴的《雪晴》,等等,无不寄托着版画家魏华邦的艺术追求,画作中虚实、高低、重轻、直曲……壮美与柔美、雅与俗、神与形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到渠成,收放自如。每每翻阅之,都会惊奇这 “鬼斧神工”的神来之作。 2014年魏华邦出版了《诗魂丹青》画集作为他从艺一甲子的收官之作。画集是魏华邦先生一生从事版画艺术创作的结晶,也是他为世人留下的一幅幅凝聚了他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作品将成就他美名流芳。 德艺双馨 实至名归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撰文评价说:“用石头拓印版画,是常州魏华邦独创,具有任何山水画无法达到的意境。”著名画家毛铭三赞扬说:“造物无言人有情,魏氏石头会唱歌。”江苏省美术馆原馆长朱葵撰文:“他的作品既有意内丘壑,亦有意外乐趣,他的为人也有石头的刚毅和水印的韵润。”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新予曾撰文评价魏华邦:“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他的版画具有特色性和独创性,他对艺术忘我追求,情倾笔墨映丹青的那份执着,他对人生宠辱不惊,一切风雨皆笑语的那份从容,他对名利视为云烟,一生不息攀登艺术高峰的那份坦荡,都将会迸发出激扬的正能量,鼓励更多的艺术工作者为理想而勾勒、为艺术而渲染、为生命而挥洒!”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张克让评魏华邦:在继承民族版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进取,不断开拓,他所创作的石拓版画在《版画世界》发表后,引起很强烈的反映,尤其是他的石拓版画在日本展出,引起日本美术界和观众的高度重视,给予很高评价。 版画家沈民义评价说:魏华邦的水印石拓版画气势磅礴,有一股豪气,这种气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才有。从他的画中能领略到这种精神。就是这种精神,产生了博大的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马克认为,魏华邦的石拓版画是发现,也是创造,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魏华邦在大家司空见惯的石头肌理上发现美,而且重要的是又把这种丰富多变的肌理运用到版画中去,使其成为一种艺术表现的语言,这是很可贵的。《北京周报》(外文版)曾撰文称:魏华邦先生独创的水印石拓版画作品风格朴实,又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吴俊发称赞魏华邦的版画艺术作品自具风格,独树一帜,有气势,有力度;“在其创作中把对生活的感情和理解融会于情趣,这是一个艺术家非常可贵的品格。” 魏华邦的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艺术创作和为人处世:“体现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立的三维构架’,儒家的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使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辛苦跋涉,成果斐然;佛家的广结善缘、广施善举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功成身退,又使他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大众的敬重。” 魏华邦先生仙逝一周年,谨以此文,以志纪念。诗曰: 六十余载为艺忙,木刻石拓谱新章。 至老犹健育后人,芒鞋竹杖苦作航。 天工媒介幽径香,超然物我清誉扬。 延陵自古多君子,画坛能不忆华邦。
魏华邦先生简介 魏华邦,1934年生于山东青岛,195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术创作,创造了“水印石拓版画”、“涤纶薄膜版画”、“黑底纸版画”、“孔版拉印版画”等版画新版种。 魏华邦先生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雄浑博大的民族气派,在美学思想上追求壮美,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真、善、美、慧的精神境界。 诸多版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国际展览,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中央电视台及美国电视台曾播放《魏华邦与石拓版画》的电视专题,并在中央电视台表演了独创的石拓版画。被中国版画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版画家”,并授予“鲁迅版画奖”,以表彰其对中国版画艺术事业的杰出贡献。 魏华邦先生积极参与国际的版画活动,多次参加在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奥地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国际版画展览,法国夏玛利埃市博物馆协会为魏华邦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对当代艺术所作的贡献,法国拉斯拿尔版画博物馆评价魏华邦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版画家、版画理论家”,并聘为艺术委员会委员。 魏华邦先生曾任常州美术家协会主席、常州书画院副院长、常州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为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版画院高级画师。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