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界正式公布的“2008年考古十大成果”中确认:位于今日常州与无锡交界处太湖之滨的《阖闾城遗址》为春秋勾吴国的国都。是伍子胥当年受吴王阖闾之命所建,在“阖闾城”建造的同时,吴国为了保护疆土应付与楚、越两国水战之需,又在勾吴国疆域内位于太湖周边的木渎、胥城(今马航)与太湖之中的椒山同时建设了三个“军寨”。以上史实为国内历史学界一致确认,笔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驱车经“太湖九曲十八弯”赴无锡途中,专程寻觅位于武进雪堰阖闾古城遗址,还亲眼目睹遗存的阖闾城城桓残留的高大土丘与江苏省立于此的“省级文保单位铭石碑”。春秋时代古吴国历史记载存在的667年中(前1140-前473),最为强盛时期就是阖闾以及他的儿子夫差为王的春秋战国五霸时期。夫差为了军事争霸的需要,还下令开挖和沟通了长江以南的几条河流,形成“京杭大运河”的最早首段。直到越王勾践灭吴,以及后来的楚国灭越的多年后,楚国春申君才被封于已被吴越之战摧毁的木渎军寨(吴王夫差行宫)之旁建设古苏州城(今日苏州城前身)史载苏州和常州之名称首次出现已是吴国灭亡近千年以后的隋朝了,因此将今日苏州城认定为春秋吴国首都实乃一种历史的误判,2008年公布的“考古十大成果”确认位于今日常州与无锡交界处太湖之滨的《阖闾城遗址》为春秋勾吴国的国都的结论应当是最为确凿和正确的权威结论。故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吴国发展史的667年中的前600年里,勾吴国其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地带是在古代朱方、淹城和阖闾城所在一带(古代称谓是延陵),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常州、镇江、无锡和南京与安徽小丹阳一带。由此可见,春秋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地延陵,是古吴国的核心区域。从春秋早期泰伯南迁至史称“蛮夷之地”的太湖之滨建立“勾吴国”起始,到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明清的漫长时段内,今日常武地区作为吴国疆域和吴文化的核心地区,都没有大的变化。公元前223年秦设延陵置县,历朝虽然有“延陵、晋陵”等名称的多次变化,但历史上还是有“江东之州常州为大”的共同认识。明清时期常州为府,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和靖江八县均为常州府所辖,史称八邑名都,常武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历史上均较为发达,可谓地灵人杰,名人辈出。 历史上我国各地都有名门望族的家风传承影响多达数代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在以科举选人制度的安排影响之下,常武地区历代都有祖孙弟兄同朝为官,一门多人中举现象频频出现,这一名人集中出现在一个家族现象蔚然成风。“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在明清时期成为共识。
近现代常武地区“吴氏一门八杰”成为吴文化的一大亮点
历史的巨轮行至近现代,没有了科举制度,但是在发展经济和攀登科技高峰方面,常武地区家风传承现象形成的优秀人才聚集一家的特征没有改变,“吴氏一门八杰”就是最靓丽最为传奇的明证! 民国时期,在常州城内青果巷之南,荆溪之北(今日的麻巷一带)有座名燥一时的花园别墅,是常州先贤吴镜渊和吴镜礼等三兄弟的祖居之地。(吴镜渊是著名的《中华书局》创办人之一),1922年吴镜渊吴镜礼三兄弟在上海延请好友苏州人柳士阴先生(上海华海建筑事务所所长、上海娟丝纺织公司总裁)在常州吴氏祖居地,千年古桥新坊桥畔,位于麻巷西端设计建造了一座花园别墅庭院,居中为两层中西合璧带有老虎窗的砖石结构楼房。吴氏一门弟兄姐妹继承先辈爱国笃学的优良传统家风,各有创建,名震中外!以长子吴阶平、堂姐吴舜文为代表的八位杰出人才,在国际与国内政界、医学界和民族工商界名声显赫,声名远播。 吴阶平先生是吴镜渊老先生长子(1917-2011)早年投身革命,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一直是我党我军的杰出战士和医学家,为人民政权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不仅为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首席保健专家,同时还被邀请、指定为世界上多国领导人的健康顾问,参与诊治,作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是国内少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第三世界多国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是世界上名闻遐迩的医学科学家。是常州市唯一的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荣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吴阶平先生胞弟和妹夫多人都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在医学界传为佳话!
吴氏八杰中高龄健在的爱国企业家吴舜文
吴氏一门中名人迭出,而且“巾帼不让须眉”。吴氏传奇名人更数大姐大吴舜文女士。吴阶平先生的堂姐吴舜文女士1913年生于常州新坊桥畔吴氏花园别墅,现年105岁。她高龄健在仍奋斗不息,在台湾被业界称为“实业报国的工商女皇”!她至今仍是精神矍铄地掌管着“裕隆集团”和旗下多个企业,还在带领她的团队往返奔波于台湾和祖国大陆两岸之间,她出于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带头与大陆企业合作。“裕隆集团”带头在祖国大陆投资额超过除她以外所有台企在大陆投资的总额!,“裕隆集团”为祖国、为家族、为实现她的人生梦想不断开拓创新,她自豪地喊出“永远前进”的豪言壮语!她的光辉业绩,为中国人争光、为常州人的智慧添彩,用她的人生德行践行和证明着她的人生理想,她的传奇美谈令人赞叹! 吴舜文出生在崇尚中国文化的积善重德好学之家,自小耳濡目染,受家风熏陶,笃学刻苦志向远大,及长,遵父命与常州望族严家二公子严庆龄喜结连理,她相夫教子同时协助具有实业报国理想大志的丈夫打理棉纺工厂业务,随夫赴香港台湾办厂,深悟发展之道和满怀为国增光的志向,树立了民族自信自立自强自豪的人生理念。 裕隆集团有左右两翼,吴舜文掌管“台元纺织厂”作为集团的经济支柱,“裕隆汽车厂”由丈夫严庆龄主持。正当严庆龄、吴舜文夫妇在台湾创办的“裕隆集团”风生水起大展宏图和引领民族工商业者发展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工业起步之际,1976年严庆龄先生积劳成疾卧床不起,董事会在台北阳明山家中卧室里召开,吴舜文女士毅然决定挑起整个集团发展的重担!在当时男性为主的社会氛围中,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胆量,更需要聪明才智与细腻求实的创新思路。1977年她果断决策筹建三义汽车工厂研发中国人自己的“飞铃轿车”,她刻苦学习汽车工业知识,掌握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动向,应日产汽车厂的合作邀请组团带领集团骨干出访东瀛。在参观过程中,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她女性特有的细致作风,识破了日企的欺骗花样,作出决策毅然回击,保护了中国企业的权益和生产中国轿车发展创新的思路,凯旋而归。充分显示了她的聪明才智和领导决断能力,受到了业界和集团骨干的肯定、支持和赞赏!从而冲破了社会对女性管理集团的偏见,受到集团骨干的拥戴,确立了她掌控集团发展的既定方向和稳定的领导地位! 吴舜文掌管“裕隆集团”以后,必然遇到由于丈夫离世带来的诸多困难与社会压力,她变压力为挑战,更加激发了她的学习潜能和不服输的坚强性格,深入研判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将丈夫严庆龄先生“实业报国”、“替中国汽车工业装上轮子”的发展理念发扬光大,克服种种社会压力,果断制定了依靠传统的棉纺工业的经济基础支持新型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决策 。 吴舜文深谙学习和创新的关系,只有创新指导下的学习,才叫做智慧,采取了为而立之年的裕隆集团注入新血液,组建研发机构的战略措施,确立了生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小型轿车,引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工业的发展的宏大而超前的奋斗目标!她在目标确立以后,夜以继日地和集团骨干们一道孜孜以求地边学边干,又遭遇了在八十高龄之时偶发的骨折事故的打击,但她仍以非凡的毅力,保持微笑面对,以青春般的热情,创造出一片灿烂的天空,迎来了“飞铃轿车”的下线和令人炫目的销售业绩!实现了夫君的遗志,令世界汽车工业同行们发出一致的赞叹! 更为可贵的是,超过百岁高龄的吴舜文女士满怀拳拳爱国心,坐轮椅也要跨过海峡来祖国,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尽力做出奉献的家国情怀! 行文至此感慨万千,仅撰数句以表情怀: 千年“新坊”古桥名,地灵人杰有证明。 吴氏一门出八杰,大哥人大吴阶平, 专家级别七兄妹,重德笃学传家风。 更有堂姐吴舜文,“工商女皇”获美名, 寿高堪比阳明山,福如南海拳拳情! 轮椅飞天跨海峡,神采奕奕家国行。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