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从俘虏到开国中将的常州人王诤

时间:2018-10-30 11:55来源:未知 作者:安文
建国后,王诤先后担任军委通信部长、国家邮电部党委书记、副总参谋长等职,继续为中国现代化通信事业奋斗。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诗云:“齐声唤,前头抓了张辉瓒”,其实这次战斗还俘虏了常州人王诤,不过他只是一个国民党小兵,没什么轰动,后来却成为毛泽东不可缺少的耳目,我军开国中将。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生于常州武进,黄埔军校第六期通讯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张辉瓒的第18师,跟着来“围剿”红军。张辉瓒是个自高自大的草包,一上来就陷入红军包围圈,全师9000多人被歼灭大半,剩下的都成了俘虏,自然也包括王诤。结果成了红军俘虏。抓获王诤的人,就是有名的粟裕,时任红12军65师师长。红军向来对俘虏宽大处理,愿走发路费,愿留更欢迎。其实,王诤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对国民党的腐败很反感,反而对红军非常佩服,这次跟张辉瓒来打红军,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作为军人,又不能违抗军令,所以心里很纠结。因此,他自然选择了后者。

     王诤被俘时随身带了一部电台,但红军战士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玩意,还以为是国民党军享乐的腐败东西,你一脚我一脚踢,等被人阻止的时,电台已经坏了。王诤心疼得不得了,赶紧修理,最后,这个电台只能收报,不能发报,成了“半部”电台。但就是这半部电台,让红军像长了眼睛和耳朵,从此大不一样了。1931年4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围剿”,王诤就用这“半部”电台,夜以继日地侦听国民党部队的调度情况,最后,成功获取了敌军由富田向东固进军的时间、部队番号以及兵力部署,我军迅速调整部队,集中优势兵力设伏击圈打歼灭战,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在庆功大会上,毛主席特地把王诤请上了台,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说:“有了王诤,我军从此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我军已经缴获了6部电台,王诤也受命成立红军无线电队,规模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实现主席“用兵如神”的传奇,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王诤在收发电报的同时,还集中人力抄收国外通讯社的消息,然后专门由翻译人员翻译好,校对编辑完成后,抄成小报送到中革军委,这个小报定名为《参考消息》,也就是现在新华社编发的《参考消息》的前身。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也是王诤一手创建起来的。当时,延安没有能力建大型广播发射机,只有一台四马力的发电机,根本带不起来,王诤就创造性地用两个汽油桶连成一个大木炭炉,来发动汽车头,这才解决了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久,红色电波传向四面八方,中国人终于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我军敌后抗日的情况。解放战争时期,王诤更培养了大批通信干部,分配到晋绥、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建立无线和有线通信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西柏坡解放战争纪念馆的电报长廊,首长阅办的每一封电报,都离不开王诤呕心沥血组建的通信网络。

     建国后,王诤先后担任军委通信部长、国家邮电部党委书记、副总参谋长等职,继续为中国现代化通信事业奋斗。时至今日,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将他作为行业的奠基人,这在开国将帅中是不多见的。王诤对家乡感情深厚,大力支持常州电子产业发展,是常州创办电子信息产业的引路人。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