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黄炎培对刘国钧的政治影响

时间:2020-04-19 09:12来源:未知 作者:王亮伟
黄炎培对刘国钧的影响主要在政治上,而黄炎培走过的道路恰恰由刘国钧等民族实业家步了“后尘”。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者和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民主建国会两个民主党派的创建者,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国家重生、民族振兴的使命中。

     黄炎培对刘国钧的影响主要在政治上,而黄炎培走过的道路恰恰由刘国钧等民族实业家步了“后尘”。

     黄炎培走过怎样一条路呢?

     民国期间,黄炎培两次拒绝出任教育总长,早已有不肯当官的美名。创办职教社后,面对各方资助,黄从不据为己有,甚至自己不领工资,只取生活费,他的收入只相当于当时上层文化人士收入的几分之一,其儿女们从小只能穿着旧的衣服到不收取学费并管吃住的公费学校去上学,后来黄炎培不愿敛财的名声渐起,与不肯做官的美名相并一身。

     或许为此,像刘国钧这样的实业家,愿意把钱财捐给由黄炎培所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抗战期间,黄炎培被推举为国民参政会的抗日募捐委员会秘书长,决不是偶然的。

     1949年2月,黄炎培被迫逃离上海,取道香港,辗转到京。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从河北西柏坡来到北京西郊。次日,毛泽东在众多等待接见晤谈的老友新朋中,选择了黄炎培,作为香山双清别墅的第一位客人。

     毛泽东、黄炎培长谈良久。毛泽东的谈话涉及重大的建国方略,吐露了若干重要的大政方针,包括他所设想的国家前景,黄炎培所领导的民建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等等。毛泽东再三强调,他要搞出不同于苏联的“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中共的政策将大大有别于苏联斯大林。

     有鉴于此,毛泽东寄希望于黄炎培,因为他很清楚黄在民族实业家中的威望。黄炎培早年与南通张骞、无锡荣家兄弟、常州刘国钧、胡厥文为首的上海迁川实业家、浦东穆藕初、从常州大成集团走进上海的刘靖基、天津李烛尘和四川民生轮船的卢作孚等等,都有着长年的交情,曾起过实业家们的组织者的作用。毛泽东希望新中国成立后,由黄炎培这个教育家来牵中国实业家的“头儿”。同时,毛泽东还希望黄炎培起到向实业家们传递、解释共产党政策的“中介”作用。整个谈话,毛泽东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毛泽东这一重托和委任的新角色,无论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还是对朋友的考虑,都令黄炎培难以推却,欣然接受。

     双清别墅谈话是继延安谈话之后,黄炎培与毛泽东之间的一次重要的思想交流。这次谈话,奠定了黄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同时,他们两人的友情也从20世纪20年代的神交,1945年延安的初交,如今在新的事业开始之际达到高潮。

     由此,在周恩来两次动员下,黄炎培打破了不做官的老规矩,接受了政务院副总理之职,分管轻工业。在中央成立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时,又准备安排他与薄一波出任中财委副主任。黄考虑到自己74岁高龄,又身兼数职,故推荐了老友——北大校长马寅初担任副主任。

     刘国钧与黄炎培是挚友,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上,对刘国钧影响很大。

     刘国钧是从当年《教育与职业》杂志上,被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所折服的,于是登门拜见。黄炎培亲自陪同他参观了中华职教社的珐琅科、机械科、商科、土木科和实习工厂,还邀请刘国钧参观在昆山徐公桥乡村试验区。刘国钧观后感慨地说:

     任之(指黄炎培)先生办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是为国为民之良策也。

     刘国钧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是很地道的,即使放在今天仍未过时。其实,他的感慨出自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1917年5月6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把“尊重劳动”作为职业教育所奉行的重要信条,把“劳工神圣”“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黄炎培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后来,刘国钧将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他的大成企业进行了全面推广。

     黄炎培在国内工商实业界“人头熟”,刘国钧频频借势,结交知名实业家。当年大成公司挺进大西南,立足于巴山蜀水,就想与卢作孚结交。卢作孚是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是四川实业界大名鼎鼎的翘楚,在四川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刘国钧久闻其名,却与他素昧平生,从未谋面。于是,就请黄炎培先生手书一信,与卢作孚接上了关系。

     刘国钧开始对政治并不关心,黄炎培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后,刘国钧受其邀请,赴京晤谈。黄炎培向他宣传了劳动创造人类世界、要走群众路线的新思想,并介绍他参加民主建国会。

     当时,刘国钧对这些思想只是感到新奇,心思只想放在自己的企业,主张“在工言工”,对党派政治并无兴趣。

     1951年,黄炎培等到苏南地区考察土地改革,刘国钧被召到无锡,好友相见,尽兴畅谈,并从黄炎培给毛泽东的《访查苏南土改报告》中受到教育。在黄的启发和介绍下,刘国钧终于决定加入民主建国会,并被总会指定为分会筹备委员会召集人。后来的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举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此,刘国钧正式步入政坛。文/王亮伟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