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青果巷礼和堂旧址
周有光堂孙周蔚春夫妻摄于礼和堂老屋
约园
得知青果巷保护修缮项目拉开帷幕信息,那天上午我再次穿越这条名巷,正在明代建筑礼和堂门口东瞻西望,巧遇大学同窗周生,闲遐中班荆道故,鲜为人知典故让我又感惊讶;难怪常州人女婿,当今著名学者钱文忠感慨万分地说:“别看这常州小小青果巷啊,每个门牌后几乎都有位嗤名世界贤士呢!“这话确实不错;仅明清以来,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数不胜数!如今随便走进哪户老宅找位老人攀谈,多少都能挖掘点耐人寻味轶事。 原来赵元任、周有光等大家祖辈上都办过手工业实体; “我的曾祖父老早就很有名,《常州府志》上有记载。太平天国把我们家打光了,就穷下来了。我曾祖父在太平天国之前就办工业,那时是手工工业。常州纺纱织布到今天还是有名……”(周有光百岁口述)。同住青果巷十六弄的赵元任曾祖父赵起,字于冈号约园,乃赵翼重孙,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0)举人。他曾祖父赵翼是清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后入直军机,成为当时朝中挚臣。 赵翼六岁就随父亲就读于外,十二岁为制举文,一日能成七艺,人皆奇之……多少代祖先身传言教熏陶,使重孙赵起也成位文人画家;他善写意花卉尤工兰,韵致洒落得文徵明遗意。偶仿恽寿平古木竹石,尤极清旷之致。著约园词稿,可见《毗陵画徵录、清朝书画家笔录》。{约园乃赵家花园,现存于市第二人民医院内}。 周同学曾在市纺工局工作过,他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先生的堂孙。“但无要事,平常我们往来淡定:咱周家传统自立,靠自己本领学有所成!”此言与周有光先生自叙中说:“学会了自学,学会了独立思考” 宗旨一脉相承。由此周同学饶有兴致聊起祖辈赜隐; 赵起与周润之{周赞襄,就是周有光的曾祖父}两家历来往来甚密,后来一起创办相当地方联防性质的自治武装——阳湖团练。可办团练要自筹粮饷,没一定经济实力支撑不行,赵起家境相对殷实所以担任团练一把手,周赞襄助之,目的是保卫各自产业和眷属安全。 咸丰元年{-八五一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兴起,很快势如破竹地向江南和北方进逼,清政府焦头烂额,号召民间组织武装力量防御。 两年后,太平军主力攻克武昌,人数增至五十万,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部队首先攻领富庶的江南苏锡常,杭州周围城市……可太平军还没打过来,清常州府竟宣布戒严令弄得人心惶惶。咸丰十年四月一日,太平军先锋已抵城外四十里的湟里,难民过来来很多。此时常州府平翰武进冯誉驹,还有阳湖县何均也相继跑了。未逃的只有城守营袁敏府知事岳公,各衙署俱已一空,城中乃靠居民自卫。 赵起与周赞襄率领这支团练兵丁各分防守。大家在小南门月城上远眺并未见有太平军踪迹。老实说,此时的太平军厉兵秣马,仅靠民间联防武装守城肯定不行的,但官兵全逃掉了,加上常州人本有南人北相,遇到外侮还有点死不买账,非撞到墙不回头个性,所以守城重任唯靠这帮百姓了……不料这夜三更时分,天空突然大雨滂沱,守城居民的衣服全湿了,虽苦状不堪,可大家亦不敢擅离职守;纷纷在城头上做饭以逸待劳,但神态可怜极了。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