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蓼莪寺与王孝子

时间:2013-01-19 11:2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佚名
蓼莪寺,也称孝子寺,位于武进雪堰镇境内,这里南临烟波浩渺的万顷太湖,北依层峦迭嶂的城湾诸峰,“形胜甲于一邑”。

 

蓼莪寺遗址

 

      蓼莪寺,也称孝子寺,位于武进雪堰镇境内,这里南临烟波浩渺的万顷太湖,北依层峦迭嶂的城湾诸峰,幽奇旷远,水秀山明,“形胜甲于一邑”。自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三吴都会”的风景绝佳处。

      该寺始建于东晋初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别名“孝子寺”,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孝”扬名的寺院。它之所以寺号“蓼莪”,究其来历,却与一个身处千里之外,生前从未谋面,更未“到此一游”的王孝子有关;而这个王孝子,正是中国著名《二十四孝》中《闻雷泣母>》的主人翁王裒。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诗经·小雅·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孝心感天动地。然而蓼莪寺却并非仅仅因为王裒“闻雷泣墓”的孝行所建。

      王裒,字伟元,博学多能,出身于三国曹魏时期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南部)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王仪是魏国的司马,其时归征东大将军司马昭军前调用。时魏王昏庸无能,司马昭、司马炎父子早就密谋取而代之,举事前准备先铲除异已。谁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军机氵曳露而未成。司马昭为此迁怒下属,动辄酗酒杀戮。王仪生性耿直,认为“此本系将军用人不当所致”,劝其不要滥杀无辜。那司马昭被他说到痛处,顿时恼羞成怒,竟仗着酒兴一剑刺死了王仪。三个月后,王裒呱呱坠地。作为遗腹子,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而事母极孝。四岁入学,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到他弱冠之年,那司马炎已做了九年的晋朝皇帝。其时三国即将归晋,正是用人之际,他闻王裒其名,知系王仪之子,便想召他入朝为官。然而尽管司马炎昭雪了王仪,又抚恤其遗孀,但王裒痛父死于非命,终身不仕而一心守墓尽孝。

      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匈奴单于刘曜兵犯中原,攻陷京师,掳走怀帝。刘曜知道王裒与司马氏有杀父之仇,便邀其入朝主政。王裒自幼熟读经史,自然知道苏武牧羊和李陵碑的故事,岂肯认贼作父?为了避祸,他便携母和堂弟王导及数百族人乘夜色离开洛阳一路南逃。而刘曜则派人四处寻觅。那王裒老母毕竟年事已高,怎经得一路上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很快便身染沉疴,而且药石无效,病逝于豫皖交界处一个叫阳关铺的客栈里。王裒十分哀痛,只得将老母埋葬在就近的山林里,他则结庐墓侧,旦夕在墓前跪拜,反复诵读«诗经»中的«小雅•蓼莪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句,涕泪交加而常致昏劂。王导等劝其节哀并一起继续南逃,王裒却毅然散尽家财,让王导挑选十余名精壮后生并招募义兵,组成勤王之师,北上抗击匈奴,其他族人则继续南逃江南。他说道:“虽然我与司马氏有杀父之仇,但现在外族入侵,生灵涂炭,社稷为重君为轻啊!我因热孝在身,无法同行,诸位兄弟,请受我一拜!”也正因为有王裒此番按排,王导等人英勇善战,保住了晋朝的半壁江山,使得匈奴未敢渡过长江,江南黎民才免遭胡马铁蹄蹂躏。然而王裒却在王导离开后不到一年,即被匈奴的追兵寻获,由于王裒坚拒不肯附逆终遭杀害。当王裒遇害的噩耗传到江南,王导等宗亲十分悲恸,为了缅怀、传颂其孝行,便在太湖边的黄婆岭下建了王裒的衣冠冢和孝子祠,不久后孝子祠又扩建改为孝子寺,又因王裒生前常诵《蓼莪篇》而易名为蓼莪寺(蓼莪为一种多年生水草,全诗借蓼莪名义抒发了子女对父母的怀念,思念父母对自己抚育的辛勤,但不得终养而特别悲痛,蓼莪也寓意孝)。黄婆岭亦随之易名为王裒岭,又名蓼莪山。故蓼莪寺实因王裒的衣冠冢和孝子祠而建并得其名。千百年来,蓼莪寺因天灾人祸屡有兴废,然历代僧人屡毁屡建,自明至清康乾年间香火最盛,寺院规模亦达到顶峰。“当时名公巨卿、文人学士过其地者,莫不俯仰留连,徘徊不止,而蓼莪寺遂为吾邑东南之著名巨刹也。”曾得四位皇帝六次拨款修复,留有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的墨宝等。按照现在的时尚说法,他们都是被王裒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而慕名前来瞻仰的,足见王裒的孝道远播,在其时影响是何等的深远了。(文/佚名)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