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水北老街枪架桥

时间:2013-01-15 09:49来源:未知 作者:曹春保
水北是金坛四大古镇之一。登临镇东湟里河上的那座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枪架桥”,就像突然进入宝藏地,眼前光华一片。

      水北是金坛四大古镇之一。登临镇东湟里河上的那座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枪架桥”,就像突然进入宝藏地,眼前光华一片。凌空俯视,老街俨然巨人张开了胸膛,一手牵着长荡湖,一手牵着滆湖。

  自宋元起,湟里河这条水上动脉,便连接起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大中城市的物资交流。来往的商船为方便水乡民众的购物泊于河边,并在人口稠密的古村设下货栈。一只只木船,一批批肩挑、车推的货郎,把货栈中的商品送至水乡村落、沟渚人家。安全低廉的水运,繁荣了这里的码头、商铺和街市。

  若说湟里河水孕育了水北古镇,那么,古镇东侧的“枪架桥”又以独特的背景和内涵,给老街增添了神奇指数。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兵常州,以很少的兵力攻打张士诚部,屡遭挫折,但关键时刻又总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相传有一次,朱元璋被张士诚所部打败,单身逃命,后有追兵,前有湟里河。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隔岸的常遇春命士兵用手中的长枪“架”起浮桥,让主公安然脱险。

  数百年来,“枪架桥”自身的奇迹和“真龙天子”的遗迹,像磁石一样地吸引着东西南北的商贾在此聚散。“桥”作为南北旱路的连接点和东西水道的交汇点,方便了老街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是老街市场的日益繁华。城里商家来这里收购农副产品,只要是地里种的、水里养的,这里应有尽有,既新鲜又可以讨价还价,买得实惠;乡下农人把自家水里养的、地里长的挑到这里,以换回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图个方便;集市商贩立足这里,奔波于城乡之间倒买倒卖钱货两清,有利就行。

  建此“桥”取此“名”,是地方官吏的高明之举和乡绅市民的智者力作。“枪架桥”为老街的经济繁荣为改善老街人的生活,起到了舟船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繁华,又将老街和老街人对“真命天子”的“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表露得恰到好处。据说“枪架桥”落成之日,适逢三月初三,地方乡绅组织集会唱起大戏。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举行盛大集会,以示庆贺。“以桥作节”,“以节兴集”,且把此演变成习俗,年年沿袭,形成兴盛不衰的三月三“枪架桥”集场。

  历史上,水北集场有多繁华,清末金坛诗人李顺源在他的《三月三日枪驾桥观剧》诗是这样描述的:“洮湖柳色娇,一路酒旗飘。舟可联为市,枪谁架作桥。花黏游士履,风度美人萧。燕语莺啼处,行来马亦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长荡湖边的美景,领略到的是“三月三”集场“舟船联成一片”的繁华;吟诵这首诗,能和诗人一起体验到那种“莺歌燕舞”、连所骑之马都感到“骄傲”的愉悦。

  时事变迁,历史沧桑兼风雨冰霜,“枪架桥”几度重建。上世纪50年代中,桥身残损且有些倾斜,影响了老街的拓宽和行人的安全,石拱桥被改建成钢筋混凝土“苏式”三孔桥。上世纪80年代末,湟里河拓宽,三孔拱桥又重新建造为长60米、宽10米、高5米钢筋混凝土大型拱桥。1991年百年未遇的洪水肆虐,拱桥安然无恙。平常情况下百十吨的船只畅通无阻。新式的大型拱桥虽找不到古石桥的痕迹,但“枪架桥”老名仍在,“三月三”集场仍在,繁华街市仍在,这段历史犹在。(文/曹春保)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